
近日,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正式公布202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西安培华学院以10项课题获批的佳绩实现历史性突破,立项总数及课题类别覆盖面均创培华社科研究新纪录。此次立项涵盖一般专项、青年专项、国际中文教育专项及社科著作出版资助项目四大类别,充分展现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综合研究实力与创新潜力。

在获批的4项一般专项课题中,研究视角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议题。其中,传媒与设计学院陈连龙教授团队主持的《陕西非遗影视作品研究》项目,创新性构建“要素-机制-目标”研究范式,为陕西省非遗影视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与路径参考。青年专项课题的3项立项,标志着学校青年科研队伍加速成长。传媒与设计学院青年教师王迪领衔的《户县农民画数智化传承路径研究》,通过田野调查与大数据分析,提出文化保护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为传统民间艺术活化传承提供典型案例。

国际中文教育专项领域,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申艳霞教授团队承担的《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构建研究》,首次将习近平文化思想与语言教育深度融合,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开辟新路径。此外,跨文化交际专项课题聚焦“一带一路”主题,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跨文化案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推动教育技术与人文研究的交叉创新。

社科著作出版资助项目中,副校长罗新远教授的《当代社会经济学》以“社会-经济-文化”协同发展为框架,提出“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并通过区域实践案例为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提供决策参考。作为社会经济领域资深学者,罗新远此前已已发表《社会资本与乡村振兴》等系列研究,此次立项进一步巩固了学校在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优势地位。
此次立项成果不仅是西安培华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里程碑,更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学校通过构建预研孵化机制、学科交叉扶持平台及青年学者导师制度,形成“申报-研究-转化”全链条支持体系。下一步,学校将设立专项经费加强过程管理,推动研究成果向政策建议、智库报告及教学资源转化,持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