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24日,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了第一场主题为“心理委员助人技能与个人成长”的心理委员培训。本次培训由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伟平主讲,旨在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和助人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培训中,王伟平老师首先对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深入阐述,强调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理念的示范者、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心理问题应对处理的协助者,以及同学心理危机的守门人。他指出,心理委员应具备爱心、耐心、诚心、细心和虚心等素质,以真诚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

王老师还回顾了“心理委员”制度的发展历程,从天津大学2004年率先提出并实施“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危机干预快速反应机制,到2006年成立“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展示了心理委员制度的演变和成熟。

在助人技能培养方面,王老师详细介绍了心理委员应具备的基础心理知识结构,包括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和咨询心理学等。他强调,心理委员在日常事务中应关注班级同学的多方面情况,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并运用心理支持、及时转介、耐心倾听、鼓励督促和营造环境等方法来助人。
培训结束后,参与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心理委员的职责和助人技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王老师的培训不仅提升了心理委员的专业能力,也为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学院将继续支持心理委员的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