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 | 岁末粥温 熙暖如年
发布日期:2022-12-30 来源:
点击量: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
,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驱逐恶鬼的传说,上古时代有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
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腊八节也叫佛成道节,相传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六年毫无收获,静思太过,饿晕在菩提树下。一个牧羊女路过看到,便以杂粮和野果配以清泉煮一碗粥给他吃。释迦牟尼吃完粥后气力恢复,继续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后,终于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
腊八节是为了纪念岳飞
,当年岳飞抗金于朱仙镇,正是寒冬腊月之际,军队缺衣少食,百姓纷纷送粥救济,岳家军饱餐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此日正是腊月初八。
人们
为了纪念岳飞,每到腊月初八就以杂粮豆果煮粥,最终成为了民俗。
《腊八粥》
【清代】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日》
【唐】杜 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 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