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还能对未来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何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并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志愿服务 就业能力
引言
对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这一词并不陌生,在高校生活的最有意义活动之一就是志愿服务,它是一种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而提供的无偿的、自愿的服务。志愿服务可服务的对象范围非常广泛、,从地方到国际都能纳入志愿服务的范畴。在社会中,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可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有助于促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还能够传递正能量和向上的价值观,总体说来,志愿服务是一种能够改善社会和促进人类福祉的社会行为,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构建和谐社会。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它不仅能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还能通过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机会,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对未来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一、志愿服务提升综合素质
1.1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观塑造
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提前深入接触社会,了解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际行动,大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帮助他人、回馈社会的意义,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未来就业中尤为重要,它能让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和工作态度上更加积极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愿意为社会的福祉作出贡献。
1.2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志愿服务活动往往需要大学生面对各种实际问题,如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等。这些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未来就业中应对各种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志愿服务增强就业竞争力
2.1拓展专业知识与技能
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如环保、教育、扶贫等。大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可以接触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从而可以锻炼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志愿服务活动还能让大学生学习到许多课堂上没有的新知识、新技能,如组织协调、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等,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2明确职业定位与规划
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工作,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方向。通过参与不同形式和领域的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切身体验各种职业的感受,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2.3积累实践经验与社会资源
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源。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可以结识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相关组织代表、服务对象等,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跨圈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竞争力。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还会接触到各种社会资源、了解更多的社会资源信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或社会创业打下基础。
三、志愿服务对未来就业的促进作用
3.1提升职业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
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需要与其他志愿者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合作经历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和灵活应对问题的能力。这些职业素养在未来就业中尤为重要,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3.2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志愿服务活动往往需要大学生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可能会遇到各种预料之外的情况和挑战,可能会让志愿者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如焦虑、沮丧等,通过实践和学习,志愿者可以逐渐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积极自我对话等,以更好的应对情绪压力。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在社会中立足、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这种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未来就业中尤为重要,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职场中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未来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助于积累工作经验和提升职业技能,还能拓宽职业视野,建立人脉关系。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明确职业定位和规划,积累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源,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大学阶段对自己的就业能力及就业方向提前做好规划,更能为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崔紫晶,女,汉族,中共党员,2023年4月入职西安培华学院,现任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团委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