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教育战略的实施。辅导员和思政教师是民办高校中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协同育人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育人成效。因此,探索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对于提升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政教师;协同育人
引言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指导等工作,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而思政教师则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两者虽职责各有侧重,但共同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
近年来,不少民办高校开始重视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工作,通过组织联合备课、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方式,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这些实践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辅导员与思政教师之间的融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方面,由于角色定位、工作性质等因素的差异,辅导员与思政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和误解,导致协同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和评价体系,使得协同育人的效果难以量化评估,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一)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
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合力,避免教育工作的重复和疏漏。辅导员通过日常管理和服务,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为思政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而思政教师则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辅导员的日常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两者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升育人效果。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辅导员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为思政教师提供具体的教育案例和素材,使思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够围绕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共同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已成为民办高校提升教育质量和竞争力的核心追求,注重提升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是民办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够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营造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校园氛围,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促进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
(一)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应明确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的职责分工,确保各自在职责范围内发挥最大作用。同时,也要注重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的相关制度规定,如联合备课制度、信息共享制度、考核评价机制等,为协同育人提供制度保障。
并定期组织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工作交流会以及联合教研活动,分享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育内容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协同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探索实施融合式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网络育人平台,开展线上思政教育和心理辅导等活动,拓宽育人渠道和方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对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注重团队建设和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和思政教师队伍。通过团队协作和资源共享等方式,形成优势互补的育人团队。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对在协同育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三、结语
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民办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的实施,可以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体系。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化对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和评价体系,推动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提升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
康乃馨,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助教。2023年5月入职,现任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