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7月10日,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吕明凤、王言凤、李雯露带领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学生赴西安市灞桥区枣园刘社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甲骨文里的千年智慧”为主题,通过趣味课堂、手工创作等形式,带领社区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汉字之源,体悟文化之美。
中文系师生与社区工作人员及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活动伊始,中文系学生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图文展示,向社区小朋友们介绍了甲骨文的起源、演变及文化内涵。从殷商时期的占卜记录到现代汉字的雏形,一个个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仿佛活了过来,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对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中文师生与小朋友们一起体验甲骨文之美
随后的粘土捏甲骨文环节热闹非凡。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开始尝试用双手塑造甲骨文,从简单的“日”“月”到复杂的“马”“龟”,每一个作品都凝聚着他们的专注与热情,尽管手法略显稚嫩,但这些充满童趣与创意的粘土甲骨文却生动地展现了汉字的形态之美。
社区小朋友们积极互动
中文系师生与社区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以创新形式激活了甲骨文的时代生命力,为社区文化注入了青春活力,也展现了高校学子传承优秀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也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