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组织本学院部分专家(教授)及部门负责人召开了座谈会,就新学院成立后的发展及专业学科建设进行了讨论。座谈会由院长刘建强教授主持。
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成立后,目前有在籍学生2000余人。下设“三系一部”:英语系、日语系、对外汉语系和大学英语教学部。共有专兼职教师171人,其中专职教师106人,师资力量雄厚,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教授及副教授)20人,博士生2人,中级职称教师40人,常聘外教4-5人。教学领导及学科带头人均具有高级职称,并有在国外研修及学习的经历,有较强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座谈会上,专家(教授)们认为: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的成立,是学校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及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新举措,也是学校对我院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和内涵发展,办出特色鲜明,突出专业优质,创出外语教学精品的前瞻性和顺应与国际接轨发展趋势为目标迈出的新的一步,为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进一步实施五年教育教学规划奠定了基础。
在专业和学科建设等方面,专家(教授)们认为:我们要依托合并后专业设置的平台和新的资源,一是把培养综合素质、实用型人才放在首位,要加快专业学科建设和改革,加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理事会和理事长提出的办学特色的凝练;二是要积极培养自己优秀的青年教师团队和梯队,把明确职责与培养专业、工作经验多面手相结合,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不负众望;三是要紧紧地围绕着落实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定位,重点要抓好教学工作改革,把牢培养方向,围绕院系发展中心,育人为本,改革创新。
在学院发展目标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新学院的成立,为我们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并与国际接轨以及如何接收留学生、设置留学生教学规划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设想。为此,全院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姜波理事长在两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成立大会为契机和动力,不断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齐心协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态度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理事会、理事长的期望,为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和培华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把培华办成人民满意、国内一流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做出积极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上,刘建强院长还就培华院发(2012)36号、37号、38号文件的内容做了具体工作部署,要求全院师生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我院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工作以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最后,“三系一部”负责人还就期中教学检查、论文答辩中存在的问题和好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汇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