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新)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学工 >> 学生工作 >> 正文



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领导前往枞岭村对圆梦夏乡—守护朝阳服务队开展工作调研
日期: 2024-07-10      信息来源:      点击数:

7月8日,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梁蕊副教授、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南兵老师、教学副院长栾博强老师、团委书记朱林鹏老师等一行,前往安康市汉阴县涧池镇枞岭村对圆梦夏乡—守护朝阳服务队开展工作调研,受到汉阴县委书记刘逸凡一行及枞岭村党支部书记罗学军等当地领导班子的热情接待。

在枞岭村村委会,学院与枞岭村就社会实践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队长陶敬林汇报近期调研情况、实践体会和实践成果,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期调研扎实、实践过程务实,实践收获颇丰,将珍惜此次社会实践学习机会,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在实践中练本领,在磨砺中长才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汉阴县委书记刘逸凡表示:“社会实践是高校发挥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策应国家重大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的务实举措,更是青年大学生了解社会、成长成才的必经途径,希望同学们把专业所学与社会实践相互融通,在实践中不断增长见识、经受磨练、提升本领,作出贡献。”

梁蕊院长对枞岭村给予实践团师生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提到,乡村是知识创新与应用的广阔舞台,学生们在这里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乡村建设,而且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她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待,希望学院能与枞岭村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持续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为学院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与实践平台。

随后,枞岭村村委罗学军书记带领学院领导及团队成员参观枞岭村村史馆。村史馆内陈列着许多老物件依旧完好的保存至今,传统农村生产、生活用具,与当地村民相伴了千百年,既是他们长期艰辛劳作的见证,又是凝聚农民智慧的载体。罗书记提到,枞岭村是历史悠久的家训之村、非遗之村、小吃之村、书法之村。枞岭村的多民俗文化风情,在枞岭的土壤上播种、生根、发芽、结果,延续下来直到今天,衣、食、住、行等都已烙上了浓厚的枞岭印记,化为了一缕抹不掉的乡愁回忆。

同时,罗书记对近期开展的工作表示高度认可,对支教成员耐心、细致、严谨、务实的教风表示赞赏。双方到教室一起观摩了支教团队的课堂授课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交流,并详细了解了教学情况。栾博强老师提出,希望支教团继续用爱心和知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亮梦想的灯塔,鼓励孩子们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为未来的路点亮希望之光。

南兵老师表示,在实践过程中要讲安全、学习、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并针对实践相关的注意事项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朱林鹏老师强调,希望同学们能发挥吃苦耐劳精神,同时结合学校和学院特色,承担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将专业本领运用到实践中,遵循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学习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内驱力、执行力和持久力,为国家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体现了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对暑期社会实践的高度重视,更是对支教学生们辛勤付出的高度肯定与鼓励。圆梦夏乡——守护朝阳服务队队员们也将不断积累经验和才干,砥砺前行,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高新校区)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