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促进文史学科的交叉融合,2025年4月23日14:00,中文系《中国通史》课程组全体教师在1303教室开展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中国通史》课程组教师参加研讨活动
备课会上,教师们就“隋唐五代”与“宋辽金元”两大历史阶段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交融等核心内容展开讨论,梳理教学重点,重点讨论了如何让历史课更贴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翟佳桦老师建议,可以通过唐诗宋词来讲历史,比如用白居易的诗歌了解唐代百姓生活,或者从《东京梦华录》看宋代城市风貌。张宜婷老师则强调运用多元史料,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维度还原历史语境,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历史认知框架,还可通过隋唐科举制、宋元海外贸易等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制度创新与开放包容的历史意义。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应适当选取典型事例增强课堂互动性,增强学生兴趣。

《中国通史》课程组进行教学方法的研讨
会议还探讨了思政教育的自然切入点,如从隋唐大一统谈民族凝聚力,从宋元科技成就看中华文明的世界贡献,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谈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课程组负责人邓琦老师在总结时指出,要注重将历史知识与价值引导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启迪。

《中国通史》课程组教师交流感悟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课程组教师不仅明确了教学重点和思政切入点,更在交流中碰撞出许多创新教学思路。大家表示,将把本次备课成果转化为生动课堂实践,进一步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