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28日,学前教育系在格物楼1209会议室召开依托专业认证进行课程建设讨论。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梁蕊、教学副院长栾博强与学前教育系系教师团队齐聚一堂,就依托专业认证进行课程建设展开深入研讨。会议旨在借助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
会议伊始,梁院长详细分解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八个一级指标和三十二个二级指标,深刻分析了了专业认证对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她指出,专业认证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更是课程建设的精准导航仪,只有依据专业认证的标准构建课程,才能确保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上达到行业认可的水平,为未来投身学前教育领域做好充分准备。

系主任王璐露主持课程研讨会议
栾院长结合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系列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和方向,详细介绍了专业认证标准对课程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科学架构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等多个关键维度。栾院长强调必须坚持结果导向,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内涵式发展,实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系副主任王斯文代表发言
针对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教师团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了热烈且深入的研讨。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为例,教师们从课程性质、学情分析、育人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考核等方面,具体讨论了建设策略。在课程目标达成方面,教师们指出部分课程目标与实际教学成果存在差距,后续需精准调整目标,增强目标的可衡量性与可达成性。谈及教学方法创新,大家普遍认为传统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划引入项目式、探究式等多元化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们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

参会教师积极讨论
此次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责任,为学前教育系的课程建设明确了方向。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学前教育系将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