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新)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语言为媒育新人 思政融课启慧心|学院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课程组举办教研活动
日期: 2025-03-26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挖语言学专业课程的育人内涵,2025年3月25日,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课程组在1302教师召开教研会。课程组的老师围绕“语言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度研讨,形成了多维度、立体化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白洁老师系统阐述了语言学课程思政的“三维构建”体系:符号维度,通过语言符号任意性阐释文化多样性,借助“汉字规范化”“网络语言治理”等现实案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历史维度,以汉语发展脉络折射中华文明进程,通过甲骨文到简体字的演变分析,生动诠释唯物史观;民族维度,将方言保护与语言政策解读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契机。其提出的“案例解剖+田野调研”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理论教学注入实践动能。

白洁老师发言

庞欢老师提出“语言学课程思政五维渗透法”:语音层面解码诗词韵律之美,词汇层面追踪时代发展印记,语法层面培育文化包容意识,语义层面剖析文化传承密码,语用层面提升道德修养水准。特别是在文字教学模块,通过展示“汉字树”演化图谱,带领学生感悟“止戈为武”“仁者爱人”等汉字中蕴含的中华智慧,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

最后,张静老师分享的“语言接触与民族交融”专题教学案例引发热议。通过分析“茶(cha)”的国际传播史、“胡同”等阿尔泰语系借词,生动演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其设计的“方言采风”实践项目,组织学生深入民族地区记录语言活态样本,使学生在田野调查中切身感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

张静老师分享

本次研讨形成了“三维构建、五维渗透、多元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范式,后续将重点建设语言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开发虚拟仿真语言实验室、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让语言学课堂真正成为传播真理、传承文明、传递价值的重要阵地。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高新校区)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