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2点10分,一场以“何为中国:论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实践与美丽中国、美丽陕西的当代建设”为主题的讲座在J102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科研副院长程世和主讲,中文系主任张萍老师主持,全体中文系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程世和教授主讲“何为中国”讲座
讲座开始,程院长从现有出土文献引出“中国”一词,并指出:今人在讨论“何为中国”以及美丽中国的当代建设问题时,应当首先对周“宅兹中国,自兹乂民”的历史实践作出具体考察。
接着,程院长引经据典,从时空两个维度、三个层面对此进行详细阐释:从黄帝到武王:中国最初地理共同体的确立与居“天下之中”意识的形成;农耕传统与井田制仁政实践:周人发现中国、“自兹乂民”的深层原因;何为中国:周“宅兹中国,自兹乂民”的文学证明。
最后程院长充分肯定了周人为代表的农耕文明的时代意义,同时他也着眼于美丽中国、美丽陕西的当代建设,希望置身于中国地理共同体的我们,也要像周人那样将当代中国构建成为“自兹乂民”并具有生态美学意义、具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示范中心。
程院长的讲座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其宏阔的视域、厚实的学养、深刻的思想赢得了全场的热烈呼应。在交流互动环节,文丹老师就农耕文明下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耕读文化”在当代乡村建设中有何价值和实施路径向程教授请教,毕明玉老师就农耕文明相关科研项目申报进行了交流,程院长妙语连珠、激情澎湃、风趣幽默的解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文丹老师与程院长互动交流

毕明玉老师与程院长互动交流
中文系主任张萍老师对本次讲座做了总结,认为程院长的讲座引经据典,以《诗经》《史记》为切入点,对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能古为今用,从中启发当代美丽陕西建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价值,这种研究问题的思路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她希望中青年教师要虚心学习,扎根下去,向上攀登,争取在项目申报、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快速成长!

张萍老师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