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项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青春向乡行【48】丨青禾志愿队三下乡:街头巷尾传知识,金融反诈护民生

发布者:陈天航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31日 18:28 [来源]: [浏览次数]:

当夏日的蝉鸣与青春的脚步相遇,会计与金融学院青禾志愿队的队员们穿梭在街头巷尾,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化身金融知识与电信反诈“宣传员”,用接地气的方式,将实用知识送到村民身边,助力大家守护“钱袋子”。


金融知识普及,筑牢生活底气



活动中,队员们围绕金融知识展开细致讲解。从储蓄理财的小技巧到信用卡使用的常见误区,从个人征信的重要性到借贷风险的防范,内容丰富且实用。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村民们明白每一分钱都应花得明白、用得放心。


针对老年人对储蓄规划的需求,队员们耐心介绍不同储蓄方式的特点,建议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存款,切勿轻信街头巷尾高利息的“小广告”。对于商户群体,重点讲解了资金流转中的风险点,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理财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一位经营小卖部的大叔听完讲解后表示:“以前总觉得理财是复杂的事,听了队员们的话,才知道原来身边就有很多实用的小方法”。


电信反诈宣传,拆解骗局套路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队员们结合真实案例,向村民们拆解各类骗局套路。“客服退款”“中奖兑奖”“冒充公检法”等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实则可能暗藏陷阱。他们着重强调“三不一多”原则,即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帮助村民们提高警惕。


队员们详细介绍了诈骗的主要类型,包括网络诈骗(如虚假购物网站、网络钓鱼、虚假红包)、电话诈骗(如冒充亲友、冒充公检法、冒充客服)、短信诈骗(如虚假中奖信息、虚假银行信息)以及投资诈骗(如虚假投资项目、虚假金融产品)。同时,讲解了预防诈骗的方法: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谨慎对待投资项目,不轻信高回报;主动学习反诈知识,了解常见手法和防范措施。


若遇到疑似诈骗情况,队员们建议要保持冷静,不被诈骗者言语影响,先进行核实;坚决拒绝诈骗者的要求,不轻易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若发现可能已被骗,立即报警,交由警方处理。



贴心服务群众,收获认可点赞



活动现场,队员们热情地与过往居民交流。“阿姨,您看这个案例,有人假装客服说您中奖了,要您先转手续费,这都是骗局!”“大爷,设置支付密码要复杂些,别用生日之类容易被猜到的数字。”他们手把手教老年人查询银行卡流水,提醒商户遇到可疑交易及时联系银行或警方。



一位接过传单的阿姨笑着说:“孩子们讲得真清楚,以前接到陌生电话还会犹豫,现在知道该怎么应对了,以后可得多留个心眼!”还有大爷幽默地回应:“知道知道,占小便宜吃大亏嘛,你们的提醒很及时。”村民们的认可,让队员们更感肩上责任之重。



此次宣传活动是青禾志愿队“三下乡”系列服务的重要一环。通过“面对面”讲解,不仅让金融知识和反诈意识深入群众日常生活,也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化了专业认知,用青春力量守护群众的“钱袋子”。接下来,青禾志愿队将继续开展系列服务,为基层群众送去更多实用知识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