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七月七日的雨是轻手轻脚的。东山烈士陵园的石阶被打湿,踩上去像触到一块浸了岁月的墨石。雨雾忽然退了,阳光从云层的缝隙里漏下来,给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的碑文镶了道金边。指尖抚过碑身浮雕时,能摸到铁道兵战士紧握钢钎的指痕 —— 那些在襄渝铁路工地上倒下的年轻人,最小的才十六岁,墓碑上的照片还带着少年人的青涩。实践队的同学在宣讲时声音发颤,风穿过松针的沙沙声里,我们忽然懂了:我们脚下的每级台阶,都是他们没走完的青春。




对话团委,洞察发展方向
在拜访过烈士陵园之后,团队抵达紫阳县委员会,县团委负责人安康市紫阳县共青团委员会少年先锋队总辅导员雷超的热情接待如暖流驱散了初来的拘谨。座谈中,负责人娓娓道来紫阳的“两张名片”:富硒茶文化浸润着千年传承,茶汤里藏着农耕文明的智慧;山水相依的自然画卷,则勾勒出生态与人文交织的诗意版图,让我们对后续实践充满遐想。
针对实践规划,负责人从活动方向到执行细节,给出了贴合实际的建议,为我们理清了“如何用青春力量赋能地方发展”的思路。更令人动容的是,从交通安全到饮食起居,每一处生活细节都被细致关照,这份“家人般的温暖”,让异乡的我们倍感安心。



学唱民歌,感受艺术魅力
紫阳民歌是当地极具特色的文化瑰宝。在学习紫阳民歌的过程中,我们跟随指导老师紫阳歌王夏清华老师,一句一句地学唱,感受着民歌中独特的韵律和韵味。从高亢激昂的劳动号子,到婉转悠扬的情歌,每一首民歌都讲述着紫阳人民的生活故事和情感世界。通过学唱民歌,我们深入了解了紫阳的民俗文化,也被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所感染,体会到了民间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独特魅力。


北五省会馆研学,探寻历史底蕴
北五省会馆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古建筑。在研学活动中,我们仔细观察会馆的建筑风格、雕刻艺术和壁画装饰,聆听北五省会馆讲解员文目珍老师讲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那些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情趣。通过对北五省会馆的参观学习,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感受到了紫阳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增强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走访电商中心,见证产业创新
在紫阳的电商中心,我们看到了当地产业发展的新活力。紫阳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高林向我们介绍了电商中心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成果,展示了如何通过电商平台将紫阳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紫阳县依托电商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一件件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渠道走向全国各地,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紫阳的特色产品。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驱动和互联网思维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观陕焕茶叶,探秘制茶工艺
在“陕焕茶叶”茶企,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制茶的工艺流程。从鲜叶采摘到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每一步都凝聚着制茶师傅的智慧和经验。清晨薄雾中,满目苍翠的生态茶园诉说着富硒土壤的馈赠。走进制茶车间,馥郁的茶香扑面而来。安康市四届人大代表、焕古镇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奎向我们介绍了茶园以及工业制茶的制作过程,带我们一起感受陕南茶人世代相传的智慧与坚守的心灵之旅。




探访焕古庄园,寻秘制茶韵传承
焕古庄园陈仔良厂长向我们介绍了手工制茶和引入智能监控现代化智慧数字化茶园技术。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千年制茶手艺与智能科技的融合既回荡着手工铁锅翻炒的生命律动,又闪烁着传感器守护的山水灵性。这片叶子从古老掌心到数字云端的故事,正是中国茶穿越时空的浪漫重生。



漫步焕古镇,触摸历史温度
在领队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焕古镇。古镇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仿佛诉说着昔日的繁华。我们参观了古镇的老街、古码头和传统民居,听当地老人讲述古镇的历史变迁和茶文化故事。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紫阳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独特魅力。




总结与展望
这次安康紫阳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丰富多彩、收获满满的旅程。在东山烈士陵园,青年们接受了涤荡灵魂的红色洗礼,革命先烈的忠诚信仰铸就了精神脊梁;在北五省会馆与民歌之夜,他们触摸到紫阳深厚的历史文脉与鲜活的文化表达,增强了守护与传承的文化自觉;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他们见证了数字浪潮如何重塑山区发展格局,深刻理解了“互联网+”对乡村振兴的关键赋能;在茶香氤氲的车间,他们体会到传统技艺的匠心独运与生态产业的蓬勃生机,感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伟力。这场跨越历史与未来的“三下乡”之旅,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拓展、视野的开阔,更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与责任的觉醒。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紫阳大地,用心灵倾听时代脉动,在知行合一中深刻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同频共振。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与思考,“茶山萤火”实践队的队员们,必将把这片热土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转化为前行的力量,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扎实的学识、更饱满的热情,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无愧于青春的华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紫阳之行虽已结束,但青春的实践与担当,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