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红色文化

首页 >> 党群工作 >> 红色文化 >> 正文

穿越烽火岁月 共筑红色记忆 我院开展小学生校园寻宝活动,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

发布日期:2025-08-16    作者:     来源:    点击:

“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抗战胜利是在1945年!”8月15日上午,在西安培华学院博远楼《信仰之光》红色文化展厅内,6岁的张永清高高举起手中的寻宝手册,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回荡在展厅。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025年8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记忆·培华寻宝”主题教育活动在西安培华学院举行,来自莲湖区环城西路街道的20余名小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寻访,也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让爱国主义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整队出发

上午9时,活动正式启动。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环西街道社区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佩戴培华学院徽标,化身“小战士”,从学校东门整队出发,踏上这场特殊的寻宝之旅。“我们紧紧围绕‘抗战胜利’这一重大主题,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多个通关任务,让孩子们在主动探寻和教师讲解中,深刻理解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内在逻辑和精神密码。”活动策划人、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魏战刚老师介绍。

在学校东门广场,编号008的红旗迎风飘扬,魏老师现场为孩子们讲述旗帜背后的故事:“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当听到抗战时期培华前身——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的学生曾为前线将士赶制棉衣棉被的事迹时,一名小女孩激动地说:“这些姐姐也是战士!”

孩子们合作完成寻宝任务

在姜维之先生雕像和维之图书馆内,魏老师向孩子们提问:“我们为什么能够战胜日本侵略者?”“因为团结!”“因为勇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魏老师一一肯定大家的答案,并总结道:“爱党爱国、众志成城,坚定信仰、求知报国,这些都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之源。”

老师讲解姜维之先生故事

在绿意盎然的维之园,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用采集的绿叶拼出一颗颗“和平之心”,表达对和平的珍视与守护。

孩子们分组完成寻宝任务

在博远楼三楼的《信仰之光》红色文化展厅,通过观看历史照片和实物展陈,孩子们了解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历史进程,以及陕西军民为抗战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纷纷表达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争做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老师讲解抗战故事

杨志梅教授和孩子们互动交流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久久不愿离去,围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志梅教授和志愿者身边,渴望了解更多红色故事。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爱国是烧不尽的火焰,总在童心里藏着火种。”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在西安培华学院建校近百年的历史节点,这一段关于勇气、信仰与传承的红色记忆,已如春雨般无声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图文:魏战刚

审核人:杨志梅 霍艾湘 寇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