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三(女性研究专题)
|
名称
|
文化身份的建构与书写——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徐琴
|
索书号
|
I207.914/4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当代藏族文学的发生背景及发展历程、现代性的诉求与民族身份意识的建构、女性意识的凸显与独特的话语空间、身份意识觉醒后的话语实践(一)——小说创作、身份意识觉醒后的话语实践(二)——散文创作、身份意识觉醒后的话语实践(三)——诗歌创作。
|
|
名称
|
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
现代女性革命小说的话语流变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杨晶
|
索书号
|
I207.42/163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本书以1898—1949年为历史跨度,以中国现代革命女作家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现代女性革命话语的变化历程,从宏观把握和个案分析并重的角度论述“性别政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时空而呈现的不同表征与特点,尝试对其中蕴含独特“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经验和历史遗产价值作以探讨。
|
|
名称
|
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叙事发展与嬗变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刘云兰
|
索书号
|
I206.7/461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在众多女性文学研究的专著中,刘云兰的《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叙事发展与嬗变》特点在于,它采用了女性文学的整体研究与江西女性文学的局部研究相结合、宏观论述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体例:一是从宏观的角度阐述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与转型现象;二是阐述江西女性文学的审美内蕴、诗性气质及地域文化特征,以此窥见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的本质;三是选取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时间段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进行个体研究,分析其创作的特点,评判其作品的优劣,以此来反观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得失。
|
|
名称
|
明清女性的文学批评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郦玉
|
索书号
|
I206.48/5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明清女性的文学批评》将明清时期的女性文学批评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以明清时期女性所创作的各类文本为基础,结合明清女性的各种文学活动,如编选诗文集、结社、唱酬等,分析归纳明清女性文学批评观念与思想,力求厘清明清女性文学批评意识和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明清女性文学批评的整体面貌。
|
|
名称
|
古代婚姻与女性婚服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
王革非
|
索书号
|
K892.22/36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我国古代婚姻与女性传统婚服简略》(2015年版)为基础,增补修订而成。各章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补,并在原有的结构中加入元朝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本书亦对原少数民族婚俗及女性婚服部分进行了扩充。
|
|
名称
|
列女传译注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张涛
|
索书号
|
K828.5/192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西汉刘向是我国文化史上卓有成就的大家,其编撰的《列女传》,是我国很早的一部妇女专史,为我们全面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提供了有益的资料。由于学术价值较大,《列女传》在西汉末年即开始广泛流传,对该书的校勘、注释也在原书问世后起步,成果颇丰。本译注注重吸收前人成果,以《文选楼丛书》为底本,校以黄鲁曾本、黄嘉育本、张溥本、《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王照圆本和梁端本。
|
|
名称
|
性别与中国文化现代转型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
杨联芬 主编
|
索书号
|
I206.5/22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本书邀请了数十位海内外长期耕耘在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在女性/性别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近二十位学者撰稿,共同探讨晚清民国时期女性问题的形态、女性文学的形式及其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意义与关系,讨论当下中国女性的生存与表达,交流新的性别观念与关系,以及对于社会文明及文学创作的影响与意义。
|
|
名称
|
汉英传统性别观词汇比较与翻译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黄鸣飞
|
索书号
|
H313/758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本书从地理、历史、宗教、哲学和伦理等各个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汉英传统性别观词汇的成因,从构词理据、词义场和习语等视角比较汉英传统性别观词汇的异同,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汉英传统性别观词汇翻译的文化处理策略与具体翻译方法。
|
|
名称
|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题研究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志祥 主编
|
索书号
|
D924.344/14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王志祥主编的《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题研究》以专题的形式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由十二章组成。此外,在十二章主体内容之后,还有三个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司法解释和立法的建议稿的附件。就学术价值而言,一方面,本成果对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司法认定和司法完善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另一方面,本成果对于我国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推进意义。
|
|
名称
|
唐诗女性作品三百首
|
出版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钟红英
|
索书号
|
I222.742/170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全唐诗》为摹本, 由其中选出的六十三名女性诗人的作品构成。书中对部分诗歌的难字进行了注音、注解, 并对部分作品进行了简单的翻译。
|
|
名称
|
清代寡妇权益问题研究
|
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吕宽庆 郑明月
|
索书号
|
D691.968/8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清代寡妇权益问题研究》以清代寡妇权益为研究对象,以清代地方志、契约文书和大量的司法判例为资料来源和分析基础,详细论述了清代寡妇所享有的基本权益和特殊类型的权益。《清代寡妇权益问题研究》为我们了解清代寡妇的真实权益状态提供直接的分析与探讨,为我们还原了清代妇女真实的历史面貌,对于今天的女性解放及权利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
|
|
名称
|
婚姻迁移模式与农村女性发展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韦艳
|
索书号
|
D669.1/109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婚姻迁移与农村女性发展的关系是多维度、多层面的结构性关联,婚姻迁移对于农村女性来说是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农村女性的发展是与其进行婚姻迁移的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已有对于婚姻迁移女性的研究整体上还存在研究视角、对象和方法单一、政策分析欠缺等不足。本书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农村婚姻迁移女性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分析在婚姻迁移模式的历史变动,以及农村女性发展的多层次多维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迁入地的本地女性差异,提出促进农村婚迁女性的发展的政策建议。
|
|
名称
|
女性制作艺术:历史、主体、审美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作者
|
[英]玛莎•麦斯基蒙 著 李苏杭 译
|
索书号
|
J051/52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当代女性对历史、事物与美学的思考和见解。本书作者不仅为读者介绍了女性艺术家的概况,还检讨了5大洲女性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以及20世纪媒体的许多重要论点,对艺术与文化、艺术实践和理论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做了权威的分析。
|
|
名称
|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选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黄晓娟
|
索书号
|
I29/12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黄晓娟编著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选》分为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主要收录1949年后的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作品。本书旨在进一步填补我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领域里的空白,完善少数民族女作家的资料收集工作。
|
|
名称
|
日本现代女性文学的主题表达与价值取向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肖霞
|
索书号
|
I313.065/9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日本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并相互碰撞的时代,尤其是现代思想意识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相互交织,不断冲击和重塑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由此,日本女性文学迎来了一个大的转型时期。特别是日本现代女性新锐作家的登场,她们凭借敏锐的社会观察力、不拘一格的文学表现形式,在文学主题表达与人物形象塑造上给文学界以极大的冲击,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的作品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日本现代文学百花园,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代日本文学的发展方向。
|
|
名称
|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作者
|
万俟兰
|
索书号
|
B825.5-49/10
|
典藏部门
|
新书借阅区(一层东南)
|
内容简介:
万俟兰,新女性心灵正能量传播者。人如其名,金声玉韵,蕙质兰心。“兰开无语月知心,红尘自有懂君人。”茫茫人海,新声出幽谷,她静思闲坐,独处一隅,不招摇,不浮躁,用一颗女性柔软而理性之心,用一支新时代细致入微之笔,向当今女性揭开俗世之中饮食男女们的层层面纱,给你心灵的抚慰,思想的豁然,以及自我的觉醒。
|
信息来源:文献建设部 史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