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图书馆(新)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新书推荐 >> 正文



新书推荐第十四期(语言学类专题)
日期: 2020-03-23      信息来源:      点击数:

新书推荐第十四期(语言学类专题)

名称
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理与路——一项分科的研究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沈壮海
索书号
H03/16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总书记强调指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本书根据这一战略要求,在进一步深化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整体思考的基础上,深入哲学社会科学各主要学科的内部和实际,对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学、中国史、世界史、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话语体系的源头、流变、现状、问题、趋向等分别进行具体剖析,提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学科细化路径,也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综合创新奠立了分学科纵深探索的扎实基础。
名称
元语言否定的认知语用研究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赵旻燕
索书号
H030/51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借阅室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致力于解决元语言否定的本质和元语言否定的解读两个基本问题。首先,作者从跨语言的角度探讨了元语言否定中否定算子的性质,并在回声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否定辖域内容的性质,进而厘清了元语言否定的本质;接着,作者对元语言否定的语用功能、元语言否定解读的心理动因和认知机制进行了解释;此外作者也就元语言否定相关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发散性思考。
名称
古汉语语音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孙常叙
索书号
H109.2/83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古汉语语音》为孙常叙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为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所编授课讲义,全书分为四编,*编对古汉语语音基础知识作了简要介绍,如音节及其标注方法、汉语声调系统、汉语韵书体系、字母系统等;第二、三编则分别对《切韵》和《唐韵》的音系及其与南北朝隋唐语音的关系,以及《切韵》以前的汉语语音系统及韵书作了介绍和研究;第四编介绍了北音韵书。*后,附录孙先生为当年“全国古汉语助教进修班”编写的“上古音韵字表 ”。讲义提纲契领、深入浅出,凝聚了孙常叙先生多年的古汉语教学经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惜当年仅有校内油印本,未能广为流传。现重新排印出版,以飨读者。
名称
数据库古文字研究论稿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刘志基
索书号
H121/26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借阅室
内容简介:
   作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從事《古文字詁林》排印過程中古文字集外字檢索工作,沒有料到的是,*終不得不靠著數據庫來“救命”。這樣一個具體個案,給了作者深刻的觸動和啟示,促使他從自己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學術評估:做成一個有意義的數據庫,比寫一篇論文更重要。這個集子就是劉志基教授二十年來從事古文字數據庫建設工作的一些記錄和總結。按照內容大類,分為四篇:其一曰“理論方法”,大抵討論基於數據庫的古文字研究理念、思路乃至操作方式;其二曰“字體研究”,主要彙集基於數據庫的古文字字體研究方面的若干專題文章;三曰“偏旁分析”,收錄基於數據庫的偏旁分析實踐性專論;四曰“異形探索”,主要依據數據庫的定量數據來發現古文字構形中某些特異現象乃至其認識價值。
名称
楚文字形近、同形现象源流考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谭生力
索书号
H121/28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在楚文字的研究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经常会发生一定的误释现象。在以往的研究过程当中,有部分学者对楚文字中的形近、同形现象进行了一定的关注。但是,学者们仅仅是对个别现象加以关注,并未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整理。近些年来,随着相关材料的不断公布和研究力度的不断加深,楚文字的考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此种背景之下,有关楚文字形近、同形现象的系统整理与研究的条件逐渐成熟起来。鉴于此,我们将研究视角放在了楚文字中的形近、同形现象的系统整理与研究上。 本书主要分两部分:上编为通论。首先对出土材料研究的重要性及古文字的相关考释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说明;其次对楚文字误释现象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后对楚文字中的形近、同形现象进行了列举说明,并对其成因作了相应的分析。下编为专题研究。楚文字中一些字的构形及释读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大原因是由于形近、同形现象所导致的。我们在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展开了一定的讨论,以求对这些有争议的字在构形和释读方面作出合理的解释。

名称
宋代文章学与文体形态研究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海鸥
索书号
H15/85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章学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本书宋代文章学部分深入细致地探讨文体、文类的区别,和每种体类的源流、性状、功用、风格、作法等。*章选择宋人自编别集中*有代表性的四种,考察这几位文章大家自编文集时所秉持的文体、文类观念;第二章探讨各种文话中蕴含的文章学思想;第三、四章专题讨论南宋几种重要的古文选本编选者的文体观、风格论、以及对文章作法具体而微的理解;第五章至第十二章为文体形态研究部分,精选八种文体作深入分析。宋代文章学和文体形态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领域,现代学术研究对这一领域的关注还比较欠缺,现代学术视野下的古代文章学学科尚在建设中,与诗学、词学、戏曲学相比,规模、深度、广度、精细度都有明显差距。本书不是宏观概论、体系严整之作,而是选择性地研究一些具体问题,为这一学科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名称
汉字汉语论稿续编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运富
索书号
H1-53/60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为《汉字汉语论稿续编》,主要收编李运富教授2008年至2017年之间的论文及文稿,也补收了部分2007年之前原来《论稿》未收录而作者认为有一定纪念意义因而希望集中保存的文稿。集中收录的论文,就内容而言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汉字理论与应用。二是词汇语义学。三是语言学史。
名称
汉语焦点结构的句法研究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何丽萍
索书号
H146.3/78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借阅室
内容简介:

     本书在生成语法理论框架下对现代汉语常用三种焦点结构——“是”字句、“连…都/也”句和“只有…才”句的句法表现特征和句法生成进行探讨, 认为这三种结构的句法特征和内在句法结构存在共性,其共有的内在句法结构为:TopP*?、FocP…IP…VP…。在句法生成过程中,“是”,句式“连…都/也”和“只有…才”受[ F]特征驱使从词库中抽取,“是”“都/也”,和“才”占据FocP中心语位置。“连…都/也”句和“只有…才”句中的[ F]特征核查遵循核查一致假设,“是”字句中的 [ F]特征进行“长距离”核查。此外,本书提出了汉语焦点准则,并从理论和经验上证明了其在解释汉语焦点现象上更具优势。

名称
翻译过程的语言学视角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徐莉娜
索书号
H059/173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借阅室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语言学角度审视了翻译过程。全书由三大部分组成。第1部分涉及翻译性质以及与翻译活动相关的基本问题。第二部探索了跨文化交际语符切换的路径,从语言学角度阐述了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运用问题,阐明了技巧的实施起点、化解难点的方法及译文的接受效果。第三部分选择了隐喻、借代和委婉语三种常见、意义和载体关系较为复杂的辞格,从内容、效果及结构方式的角度分析了语言文化差异对这三种辞格在翻译中的形义取舍的影响。本书是笔者30年来对翻译实践与研究的部分成果,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翻译失语症”阶段性研究成果。
名称
面向专利知识服务的汉语本体学习研究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昊,吴志祥
索书号
H1/273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借阅室
内容简介:
     知识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和时间的检验而逐步积累起来的,然而知识的扩散和传承却成为了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本体学习技术正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书以“钢铁冶金”(I&SM)领域的汉语专利文本作为讨论对象,借助本体学习技术抽取其中各层级的知识,*终自动构建出了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汉语领域专利本体。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汉语专利文本向知识本体的自动转化问题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合理、有效而实用的解决方案,实现了领域知识库的快速构建和规范存储,为领域知识的规范化和可继承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能够有效促进领域知识的广泛交流和有效传承。
名称
二语心理词汇与二语习得研究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
邹娟娟
索书号
H09/132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借阅室
内容简介:

      心理词汇是指词汇知识存储于大脑的心理表征,主要涉及词汇知识的表征结构、词汇的通达和词汇能力的发展模式等内容。二语习得过程中,心理词汇表征对语言习得和语言加工都有重要影响。《二语心理词汇与二语习得研究》以二语心理词汇的特点为出发点,试图探讨二语心理词汇对二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以求进一步完善二语习得研究。全书阐述了二语心理词汇研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一语心理词汇的概念以及心理词汇的基本理论、二语心理词汇理论,对二语习得研究进行了综述,将二语心理词汇表征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中,通过实证研究和论证分析来探讨二语心理词汇表征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二语心理词汇表征来促进二语习得效果。

名称
汉语告知范畴研究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姜向荣
索书号
H119/18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借阅室
内容简介:
     本文是关于言语行为系统的一个专题研究,旨在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将告知行为范畴化,从多个不同角度对汉语告知性话语进行考察。为此,本文首次站在范畴的高度上对告知性话语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描写和分析,明确提出并确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汉语告知范畴。告知是行为范畴、语义范畴,汉语的告知范畴可区分为显性告知和隐性告知两个次范畴。告知语篇中隐含着视角转换的现象,因说话人立足的视角不同,有说话人视角的告知语篇、听话人视角的告知语篇和信息视角的告知语篇三种类型。说话人视角的告知语篇体现了主观性,而听话人视角的告知语篇则体现了交互主观性。告知范畴的语篇功能体现为信息功能和关联功能,在体现告知信息功能方面,显性告知强于隐性告知。汉语告知言语行为是一个有结构的行为脚本,隐性告知能有效实施告知的机制是:通过激活告知言语行为脚本的前段、结果段、后段,从而指代整个告知言语行为。
名称
当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付琳芳,郭晓燕
索书号
H319.3/220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高校英语教师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英语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他们的业务素养将对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及院校整体英语教育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有效提高高校英语的教学水平,培养出社会发展急需的英语高素质人才,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校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所以,要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有所了解,在这个前提下探索提升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手段,这对于提升我国高校学生英语水平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英语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社会对具有较高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是确保各大院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也体现出当前高校进行英语课改的必然要求。
  《当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旨在通过对当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为未来英语事业的发展、英语人才的培养贡献一分力量。
 
名称
英语被动结构习得顺序研究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张华
索书号
H314.2/48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借阅室
内容简介:

  《英语被动结构习得顺序研究(英文)》主要内容包括Introduction,Literature Review of Related SLA Theories,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nglish Passives,Semantic Structure and Cognitive Features of English Passive Constructions,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ology,Results and Discussion,Conclusions,等。

 
信息来源:办公室 高婷婷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高新校区)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peihua.cn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