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
在开心与期待之余也要明白
此时也是诈骗的高发期
各位22级小萌新
骗局难预防交易需谨慎
请大家擦亮眼睛
了解诈骗套路时刻提高警惕
避免成为“阱”底之蛙
下面这份防骗指南
请大家仔细查看!

五大高发诈骗类型
一.假冒学校名义诈骗
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新生信息,以学校名义给新生家长邮寄或发送“补充内容通知书”,谎称学校收钱,要求家长将钱款汇到指定银行账户。此外,还以学校老师名义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其孩子在学校生病,急需手术费等,向学生家长提供银行账号要求汇款或转账。
防骗指南:
学校通知书已一次性发放完毕,仔细阅读学校随通知书邮寄的正规入学指南。如家长遇到类似情况,须跟学生本人进行确认;如果联系不上,可以和学校有关部门电话联系。

二、假冒迎新人员行窃行骗
开学期间,各高校都有新生接待人员帮助新生和家长。一些不法分子特意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接待人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等当事人放下警惕心后,再伺机通过“调虎离山”偷走行李。还有一些骗子假冒迎新人员,与家长、学生主动搭讪,以代交学费等理由趁机诈骗。
防骗指南:
学校官方的迎新志愿者会身着统一的制服,有些还会佩戴带有校徽的志愿者铭牌,新生们务必要分清。同时,志愿者除了带路和发放新生物品以外,不会向新生索要任何财物。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记得钱财等物品不要轻易离身。

三.电话卡里暗藏陷阱
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因为异地入学,很多同学会选择在当地买一张电话卡。一些同学在购买非正规经销商处的电话卡后,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便接踵而来。
防骗指南:
办理手机卡要到正规的营业厅办理,过于昂贵或过于便宜的套餐也需要额外警惕。新生们也要严格保护自己的隐私,遇到需要转账的信息要先向有关机构电话求证。

四.兼职招聘诈骗
新生可能出于种种原因,想要通过兼职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不法分子抓住新生的这种心理,在网上或在校园内张贴虚假小广告,以“高薪招聘”兼职在校生的方式,骗取学生一定数额的押金、保证金等。
防骗指南:
新生们想要勤工俭学应通过正规途径,不要轻信黑中介,这类机构通常都以骗钱为目的。在与雇主见面时,建议提前与老师、同学沟通,尽量与同学结伴前往,以免上当受骗。
应聘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如应聘过程中遇到索要身份证、交押金保证金者,应立即转身走人。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招聘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凡有收费都视作违法。

五.校园借贷诱惑多
校园借贷陷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也诱导大量需要“快钱”的学生贷款,施加利滚利或者人身威胁、进行暴力催收等,滋生了大量悲剧。国务院、银监会已高度重视,整治校园贷乱象势在必行。
防骗指南:
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如果真的需要助学贷款,要选择有正规许可的金融机构办理,同时让家长知晓这一情况。同时,妥善保管个人的银行卡、身份证等,拒绝出借等行为,如遇问题,应该及时向父母或老师求助,如果有同学向你借款,也务必问清楚去向。若发现同学落入了校园贷陷阱,请第一时间向学校反映或报警处理。

重要防骗手段
一.切忌贪小便宜
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三思而后行。
二.增强防骗意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面对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盲目跟从,要有理性的认识,并做出正确的反应。
三.警惕陌生人
对过于主动自夸“本事”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想要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要特别注意,提高警惕。
四.不要感情用事
骗子最终的目的是骗钱,并且尽可能是在短时间内骗钱。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一昧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察言观色,理智分析问题,切忌感情用事!
请大家一定切记!!

防骗口诀
刷单返利是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
说您违法别慌张,警察不乱打电话;
网络购物要小心,快递丟件是圈套;
贷款提额是诱导,只为骗取手续费;
朋友借钱要当心,当面确认才能信;
钓鱼信息诈骗多,不点链接准没错;
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