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学工 >> 团学动态 >> 正文
匠心拾遗——引领西域非遗文化新传播
发布时间:2023-07-20       发布者:吕文静 刘文静 吴宗耀       浏览次数: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多元使得不同地区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更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嘱托:“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要团结各民族,共同奋进。在现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各类信息全面覆盖于生活,保护各民族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担放在年轻一代的肩上,我们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新思想,发挥青年在实践中领悟党史党政,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西安培华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组织的“匠心铸造”新疆社会实践服务队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一、共筑民族团结,未来共同奋进

伊什库力乡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等支部成员热情接待实践队成员,并向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成员介绍了伊什库力乡的发展历程。伊什库力乡吴书记在十三村会议室与实践队成员开展座谈交流会。座谈会上,吴书记分享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建设伊什库力乡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办好事。同时,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走访当地社区学习,协助当地村委会走访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吴书记向队员介绍了团结柳的由来,希望团结各民族人民,共同奋进。

二、传承非遗文化,弘扬中华文化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川汇流而成。“匠心铸造”——新疆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非遗博览园进行实践调研,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新传播,积极响应国家要求,传承与弘扬《十二木卡姆》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保护、传承、整理工作,使之发扬光大。

新疆十二木卡姆是新疆地区的一种古老且极富特色的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律、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这古乐舞蹈的瑰丽之花,不仅是新疆各民族文化交融的见证,更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璀璨瑰宝。

三、聚焦乡村振兴,助力乡村发展

为了解脱贫攻坚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什库力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农作物新产品的改善情况,对伊什库力乡9村开展乡村发展调研。与村支书讨论当地嫁接技术,了解当地农业发展,从而为之后的农产品文创产品设计做好前期基础研究。

建艺学子从家乡走出来,又回到家乡去。“匠心铸造”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前往到伊什库力乡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挖掘非遗文化的新传播途径,帮助当地农业生产、乡村文化进一步发挥乡村特色、民族特色,让更多人了解祖国西部——喀什地区莎车什库力乡。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6号(高新校区) 邮编:710065

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 邮编:710125

Copyright©2023 Xi'an Peihua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