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上午10:00,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微课堂第一期在图书馆“辅导员之家”顺利举行,首期主讲人为我院党总支书记兼行政副院长权勇太。本期微课堂主要围绕辅导员9项职业能力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相关理论,结合我院辅导员实际情况对初、中级职业能力标准进行讲解。
权勇太副院长为我院辅导员讲解
权勇太副院长指出,辅导员首先要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熟悉、熟练掌握辅导员的九项职业能力,按照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依次递进、逐渐升华,逐步积累经验。其次需找准定位,在繁忙复杂的日常事务中对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同时,权院长逐条分析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纵向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要求,对不同级别辅导员工作设定的任务和目标进行了解读。指出每一级别的跃升,必须建立在高效做好初级工作的基础上,突出专业性成长。
权院长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三个层级中的基础层、中间层进行了重点解读,提出新入职辅导员应具备发现问题并进行初步干预的能力,加强学习;身处中间层的辅导员应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破解问题,提升工作效率。
辅导员专业化既是目标结果,更是思维、视角、过程和方法。不是简单的急功近利的短时间内实现职称、学历的提升,而是在当前用专业化的视角、思维、方法来提高效率,破解实践难题,提升专业素养,不断走向专业化发展方向。
最后,权院长提出辅导员要树立快慢两种思维,学会做好加减法。明确的做加法:先思先行、加速推进;还需摸索的做减法:比较优选,找准切入点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业务能力,更好的做好学生管理服务工作。
图/文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