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辅导员微课堂第九期丨你所不知道的“第二课堂”积分攻略

发布时间: 2019-03-07 浏览次数: 作者:

  



大一同学们,你了解“第二课堂”吗
大二同学们,你知道怎么快速获得“第二课堂”积分吗
大三同学们,你的“第二课堂”积分修满了吗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那就跟着小编继续看下去

      为了提高辅导员对于“第二课堂”的理解,2019年3月7日上午10:00,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于图书馆辅导员之家组织开展辅导员微课堂。这期主讲人为校团委副书记屈先锋老师,主要围绕“第二课堂”学分积分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进行讲解。



校团委副书记屈先锋老师主讲

      首先屈书记简要介绍了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第二课堂”实施的现状,在表扬的同时也指出了部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屈书记表示我们应在专业社团、工作室、专业课程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利用校内外的优势,做好专业社团建设,校园活动开展,亲情孝道实施,积极引导学生学好“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之外,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开展系列性、开放性的活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共同构成大学人才培养系统,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积分攻略

首先你需要在手机应用商城下载“PU口袋校园”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第二课堂的分类



1
校园活动类(总分20分)
  学生通过系统报名、签到、参与相关活动后获得相应积分。
2
学术报告(讲座)类(总分20分)
通过系统进行签到,部分重要学术报告(讲座)需在讲座结束后一周内撰写心得体会上传至“平台”系统。
3
书籍精读类(总分15分)
通过系统上传每本不少于1000字读书报告,经学生导师审核每本合格计1积分,不合格不计分。
4
社会实践类(总分20分)
学生大学期间课余或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每次时间累计或连续不少于10天,通过系统填写社会实践登记表、上传证明材料、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调查报告或实践心得,每次获得10个活动积分。
5
体验教育类(总分25分)(含志愿服务类(20分)与亲情孝道类(5分))
志愿服务类:以活动项目为单位上传活动过程的证明材料获得相应活动积分,活动主要负责人计2-5积分/次,参与者计2积分/次。
亲情孝道类:学生在大一寒假或暑假进行体验,每次不少于5个内容,通过系统填写信息、上传证明材料(项目计划、照片、体验日志、体验报告等),亲情孝道体验类积分5个

若上类积分未修满,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类来获得积分进行置换。

社会工作类与荣誉表彰
学生获得校级优秀团员、先进个人可获得2个积分/次
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干部等,可获得4个积分/次
获得上述奖项相关的市级、省级、国家级荣誉,优秀团员、先进个人、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干部等可获得5、10、20个积分(同一学年以最高级别计分)。
所在集体(学生组织、社团、班级等)获得校级、省(市)级、国家级表彰的,主要负责人(不多于3人)分别计10、15、20个积分/次,其他成员减半。
学生担任团学干部,按要求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经考核认定可获得3-10个积分/学年。具体如下表:



此类积分可置换校园活动类和社会实践类限定积分。

竞赛获奖类
据赛事的社会影响、竞赛水平、规模大小等因素,将其分为A、B、C三个类别。
A类赛事是指由教育部或其他国家部(委、办、局)主办、获奖难度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赛事;
B类赛事是指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等主办的赛事;
C类赛事是指各类全国性学术性联合会、研究会、企业主办的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赛事。



此类积分可置换校园活动类、报告讲座类和社会实践类限定积分。

      注:上述均可在限定积分项目基础上累计积分,同时科研成果类,创新、创业、就业类(如各类创新比赛等),职业资格、技能水平类(如各种资格证书等)也可获得相应积分,各位同学如有疑问可以咨询辅导员或者后台私信小编。



辅导员微课堂实景

      本次辅导员微课堂,通过屈先锋老师的详细介绍,辅导员们更加清楚认识到“第二课堂”的重要性。“第二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可以向学生传播科学前沿的最新信息,因此各位同学更应准确了解如何开展“第二课堂”及积分攻略,并从中积极锻炼自己。
“注:以西安培华学院的第二课堂学分、积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为准”

图/文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