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调研学习丨自然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发布时间: 2019-03-13 浏览次数: 作者:

  
       为有效提升我院学生学习能力,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近日,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18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马晓燕、崔露、王文佳、佟壬秋四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长安区紫薇山庄进行调研学习。此次调研学习,主要是针对《手工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2》课程,通过实地调研、实地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
 
 
 
 
      此次调研活动,希望让同学们能设身处地的了解不同建筑形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何能够做到像王维的诗一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只有亲身体验感受过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让我们以后设计的作品做到人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紫微山庄,从环境规划上力求保留原生山体,天然植被及千年古树,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单体建筑依山附势布局,别墅组团采用自由灵活的布置方式,绕开现有树木,穿插其中。别墅组团之间保留树木,形成带状绿化分隔。做到了移步异景,情景交融,真正体现出建筑、景观和自然环境相互渗透,生于秦岭,使建筑与山林浑然一体,营造一方现代庄园。
 
 
 
 
      建筑所承载的意义远不只是居住,它是城市人文与自然的组成部分。建筑不应是一种突兀造作的存在,而是富于活力的多面体。它需要一种土壤,只有符合土壤的植物才能扎下深根,成为茁壮焕发的有机生命。这土壤,就是自然。建筑应该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必然,它不是被克隆出来的,而是从自然的肌体中一枝一蔓地生长出来,从而变成自然本身的附属物。
 
      建筑亦不应是一副冰冷的框架,而是有温度的空间和载体。它的温度,源于建筑与人的互动。建筑的存在方式会融入居者的生活情境,而居者不断修正的人生体验也将改变建筑的肌理和形态。可以说,人的聚合、人的行为、人的情感、人的姿态,是凝结在建筑之上的生命基因。
 
 
 
      环境设计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地考察调研,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切实体验学习,体会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让学生了解建筑体块、建筑形式、材料以及建筑与周边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真实的建筑环境当中汲取养分,有所感悟,为之后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同时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图/文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