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管理中心(新)

西安培华学院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01-11    浏览次数:

为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增强专业建设的规划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于1月10日上午召开了专业建设研讨会。此次会议由学校常务副校长胡俊生主持,姜波理事长等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专业负责人以及企业代表等7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旨在通过深入研讨,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C6778

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雪以“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从招生就业数据看专业”为主题,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揭示了高考改革对专业布局、招生工作的影响。她强调,招生部门需紧密跟踪政策变化,结合市场需求调整招生策略,优化专业设置,确保招生与就业的有效对接。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923C1

西安人才集团研发部项目经理张静玉以“产业人才需求与西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为主题,从西安市产业人才需求的紧迫性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享了宝贵的市场洞察。通过数据调研分析,对学校就业指导、个性化职业辅导、校企合作,差异化教育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D119E

智能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文庆围绕“对新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的思考”,分享了学院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探索与实践。他指出,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学院需前瞻布局,加强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学科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7B029

医学院院长扈国栋就“面向行业需求的新专业设置调查研究”进行了详细报告,通过前期分析调研提出了医学院2025年在专业设置上的调整思路。同时,强调重点专业深入分析,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及行业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化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教育体系。

C48F5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教学副院长栾博强则聚焦于“对传统专业改造升级的思考”,分享了学院在保持人文底蕴的同时,如何优化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拓展产教融合深度发展,让传统专业焕发新生,培养既有深厚人文素养又具备现代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95DC3

法学院院长王鸿貌围绕“专业特色方向凝练与微专业设置”,探讨了如何在法律专业中细化特色方向,如国际法、知识产权法等,并介绍了微专业设置的概念,旨在通过灵活、精准的专业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多元化需求。

2F46C

会议中,段和段全球总部管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全球培训中心副主任、段和段(西安)律师事务所执委会主任孙婷,信永中和(西安)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子骐,西安全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大区总经理安涛,西安高新医院影像科主任韩月东,陕西奥泰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旭平,西安人才集团研发部项目经理李彦琪企业代表分别从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培养建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微专业开设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强调专业设置应紧密对接地方需求,精准对接行业和岗位标准,通过产教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加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适配性。

90D11

教务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琳就下一步专业建设有关工作进行了安排。第一,要求各二级学院对2025年拟新增专业进行深入调研探讨;第二,对微专业设置与建设进一步思考;第三,对现有专业特色进行凝练,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9D622

教务管理中心主任铁卫要求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协作,建立起紧密且常态化的沟通机制。通过与企业的深度交流,持续追踪分析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同时广泛参考来自行业报告、就业数据等多方资料信息,全方位洞察当下及未来社会的用人趋势,确保2025年拟新增专业能够精准契合市场需求,为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下功夫做好专业特色凝练工作,清晰明确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体现在何处,以此为后续的招生工作筑牢根基。

9DCE4

最后,姜波理长进行了总结讲话,他强调:本科专业设置调整要紧跟时代与社会需求。一方面,对与市场脱节、前景不佳的专业需优化整合或转型;另一方面,要积极调研、审慎布局新兴专业,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打造有特色、高水平的专业方向。同时,微专业建设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各学院要挖掘自身优势资源,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打造贴合市场需求的“精品小课堂”,助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