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华园,学前教育专业的饶晨晨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她以优异的成绩稳居专业前列,37门课程突破90分,两年蝉联班级第一。她手握英语四六级、声乐六级、钢琴四级、素描六级等证书,是校健美操队的金牌选手,跨学科斩获全国计算机竞赛奖项,在计算机科学的瀚海中永葆热爱、继续前行。

这个全能型学子的成长故事,既是一曲青春奋斗的赞歌,也是一部关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启示录。
学业攀登:以方法破题,用坚持作答

翻开饶晨晨的成绩单,一串数字令人惊叹: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绘画组一等奖……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对学习的极致专注与独特方法论。

“15分钟复盘法”与“灵感记录本”
每晚睡前15分钟,是饶晨晨的“黄金时间”。她会闭目凝神,像过电影般复盘当日所学:哪些知识点尚未吃透?哪项技能需要强化练习?这种“日结式”反思,让她牢牢掌控学习节奏。而随身携带的“灵感记录本”,则见证了她对教育的敏锐洞察——校园里挚友互动的温暖瞬间、网言网语的灵光乍现......那些生活中的碎片,都被她转化为教学案例并记录在册,成为她持续前进的密钥。
时间管理的“台灯哲学”

大二期末,是她最煎熬的时光。学科知识盘根错节,技能考试胜似艺考,复习任务排山倒海、学科竞赛潮水般涌来......台灯下,她将时间切割成块:晨间背诵《学前教育学》理论,午间用钢琴曲放松神经,深夜沉浸于计算机题库。她以“台灯下的坚守”,诠释时间管理哲学,用持续的行动,证明“坚持是最高效的方法”,收获学业与竞赛的双丰收。
全能进阶:艺术与科技的跨界交响
在饶晨晨身上,艺术修养与科技素养如同DNA双螺旋般交织生长。
从练琴室、舞蹈室,到计算机房
饶晨晨的“热血”远不止于书本。2023年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啦啦操及校园健身操舞锦标赛第一名,2023年省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啦啦操街舞及校园健身操舞锦标赛甲组校园健身操舞一排舞第三名......

她用业余时间的汗水在专业赛场刻下姓名。那些翻飞的彩球与精准的踩点,不仅是竞技体育的勋章,更是她对“全面发展”的生动诠释。深耕学前教育的未来教师,同样能以腾空转体的姿态注解青春的热烈。

这份跨界的热血,早已流淌进更多领域。当同龄人惊叹于她在健美操赛场的华丽转身时,她已悄然在计算机领域开辟新战场。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公共课启程,顺利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到在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中连获佳绩,她以“赛中学”模式完成从入门到精通的跨越。
实践淬炼:从“手足无措”到“独当一面”
和其他国奖青年不同,身为一名学前人,她洞察自身的价值与追求。从知到行,她将人文关怀融入学术与真正的教育实践中,将“心中有《指南》,眼中有儿童”融入每一个游戏教学环节中,将知识融入每个孩子的心灵和情感需求当中。
“拥抱法”背后的教育智慧
在永嘉县三江中心小学的实习日志里,密密麻麻记录着12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初次面对课堂上乱跑的“调皮鬼”,饶晨晨急得满头大汗,直到观察配班老师从背后轻轻抱住躁动的孩子,她才顿悟:教育不是强硬的约束,而是温暖的共情。她用“情绪拥抱”完成了从教育理论到师生共情的成长蜕变。

在混乱中寻找教育真谛
第一次独立组织美术活动时,精心准备的彩泥手工课演变成“灾难现场”:有的孩子把彩泥塞进鼻孔,有的为争夺工具哭闹不止......主班老师没有责备,而是和她一起分析问题:材料发放前需明确规则,示范环节要足够生动,紧急情况需快速转移注意力……这让她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也帮助她“完成了从理论派到实战派的蜕变”。

传承与突破:教育者的双重使命
班级里的“共学革命”
作为班长,饶晨晨以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为支点,撬动班级集体成长。她在班级掀起“全员成长计划”,她组织班级开展英语四级考试、辩论赛,鼓励班级成员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发挥“1+N”共学模式的最大效能。两年间,带动全班获竞赛及证书获奖百余项。这位为同学策划节日惊喜、代表班级在学院座谈会上发声的班长,用行动诠释了“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的集体智慧。

她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红色主题视频拍摄、幼儿园社会实践实习、校运会社区社会实践、环境保护苏州日报集团参观实习等活动,志愿服务时长累计1880小时。

向光而行:用专业丈量教育温度
在一生的时间里,光芒万丈的“质变时刻”始终是极少数,而“量变时刻”却发生在无数个无人问津的日夜里。在学业和生活的探索中,她也曾有过怀疑和迷茫,但她用行动充实填满了虚无,于学海无涯,绽绚丽之花。

在西安培华学院“五育并举”育人生态中,饶晨晨以赛为媒,突破学科桎梏,文科背景的她跨域征战计算机与健美赛事,将竞技思维内化为教育智慧,用行动印证德智体美劳的深度交融,于量变积累中淬炼教育者的多维素养。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位始终相信“教育是99%的深耕与1%的灵感”的国奖青年,以奔跑的姿态书写属于Z世代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