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科研动态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聂晓阳做客培华大讲堂讲述“叙事与传播”

发布日期:2022-06-01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丰富师生交流渠道,拓展师生学术视野,提升师生讲好中国故事的专业素养,由西安培华学院、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主办,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承办的学术报告《迎接叙事时代,讲好我们自己和国家的故事》6月1日下午在西安培华学院汇知楼阳光厅和腾讯会议直播同时进行,西安培华学院师生、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等共计300余人参加了学术报告。

CA8D3

培华大讲堂学术报告线下会场

本次学术报告主讲人聂晓阳,新华社驻日内瓦分社高级记者、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特约研究员。学术报告由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传媒学院院长杜耀峰教授主持,他指出,在当前国际新形势下,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个传媒人的责任。本次特邀请新华社高级记者聂晓阳做专题报告,旨在提升广大师生对新闻传播前沿发展的关注,希望师生能从业内大咖的经验和思考中提升新闻传播技巧,提升传媒专业素养,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全媒体传播人才。

15BCB

新华社驻日内瓦分社高级记者聂晓阳线下报告现场

新华社驻日内瓦分社高级记者聂晓阳线上报告现场

聂晓阳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通过叙事的逻辑特点、叙事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异同以及叙事传播的基本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叙事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他讲到,在当今形势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叙事可以改变人们对于利益的判断,改变人们的情感和好恶,从而影响乃至决定人们的决策和行动。他表示,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所有人都参与叙事,一切都可以成为叙事,可以为了某个目的而被编写、传递乃至解读。每张照片,每段微博,每个爆款的微信公众号都在进行叙事并对经济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叙事时代。聂晓阳老师通过许多具体事例为大家形象地讲述了有叙事和无叙事的效果、叙事技巧中的命名、定性叙事、叙事表达、悬念叙事、多样化叙事、叙事竞争、叙事竞争产生反叙事等叙事传播的特点。

学术报告互动环节

学术报告互动环节

学术报告结束后,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师生围绕“叙事和历史关系”“如何判断叙事真实性”“叙事的必要性”等问题与聂晓阳老师展开了互动。

聂晓阳老师强调,历史是叙事的一部分,叙事是带着目的性和仪式感在呈现自己希望传递的信息,叙事过程讲求表达技巧与结构完整。聂晓阳老师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学术报告能够让广大师生意识到叙事时代已经到来,大家要树立叙事意识,学习叙事技巧,做好个体叙事、机构叙事,理解国家叙事和媒体叙事。这个过程不仅在完善自我,同时也通过叙事加强了国家、社会和公众对自己的认可,捍卫和提升自己的叙事身份。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讲好自己的故事,讲好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讲好我们自己国家的故事。

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传媒学院院长杜耀峰教授总结讲话

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传媒学院院长杜耀峰教授最后进行了总结讲话,他对聂晓阳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现如今,因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以往的新闻传播形态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所以叙事传播应运而生。当前时代,大家应利用叙事传播宣传中国观点、中国态度,改变以往西强东弱的国际传播形式。他认为,本次学术报告进一步拓展了西安培华学院师生对新闻传播的理解,他鼓励广大师生要加强对新闻本源和叙事传播的研究,希望师生能综合运用叙事技巧做好新闻传播,讲述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杜耀峰教授表示,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将继续加强对外合作,对外合作,邀请更多专家学者为广大师生带来更多精彩学术报告,提升师生学术研究和实践综合能力。

合影留念

主讲人介绍:聂晓阳,硕士,新华社驻日内瓦分社高级记者,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特约研究员。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给研究生及本科生代课,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EMBA项目授课老师,并在商务部、浙江省等组织的司局级领导干部职务发布及舆论素养培训班担任主讲老师,曾在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学习,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做访问学者,曾任新华社对外部记者、驻耶路撒冷分社记者、巴格达分社首席记者、《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辑、山西永济市委常委、副市长等,出版著作10余部。

编辑:赵梓涵 唐左欣

审核:高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