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深化教学实践改革,2025 年 4 月 21 日至 23 日,传媒与设计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2023 级全体学生在《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程组马婉婉、李贞秀、卫美伊、申梦鸽、马涣灏五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前往渭南市华州区、华阴市等地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校外实践课程。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程全体师生观看皮影表演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短视频策划、拍摄与制作的能力,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画面语言进行原创影像表达,是学生对《摄影基础》《影视后期制作》《微电影摄制》等前期课程知识的全面实践,具有高度灵活性。

指导教师卫美伊在皮影博览园指导学生拍摄记录

指导教师李贞秀在玉泉院指导学生拍摄

指导教师马婉婉在玉泉院指导学生拍摄
4 月 21 日上午,师生一行抵达皮影博览园。在观摩了《丝路风》《老鼠偷油》等经典剧目后,学生学习如何用镜头展现皮影戏独特的叙事艺术。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尝试将传统皮影戏元素与现代短视频形式相结合,探索新的影像表达方式。下午的玉泉院实践环节中,学生利用自然光线捕捉古建筑之美,探索不同景别和机位的镜头设计。指导教师现场示范,强调画面层次感和设备安全问题,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拍摄技巧。

全体师生在西岳庙研学参观

指导教师申梦鸽指导学生在西岳庙拍摄

全体师生在实践基地观看老腔演出
4 月 22 日,师生在西岳庙和仙峪景区进行拍摄实践。学生围绕古建细节和自然风光选题,学习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进行构图和光影运用。教师现场指导如何利用补光设备优化画面效果,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拍摄角度,将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在仙峪景区,学生面对复杂的自然光线条件,积极探索如何利用现有设备优化拍摄效果。他们尝试使用反光板、补光灯等工具调整光比,确保画面质量。各小组分工协作,有的负责寻找最佳拍摄点,有的专注于设备操作,有的则实时查看画面效果并提出调整建议,现场氛围忙碌而有序。晚上观看华阴老腔表演,感受传统戏剧舞台氛围。

传习馆导游向师生介绍当地风土人情

指导教师马涣灏指导学生在传习馆拍摄
4 月23 日上午,师生参观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深入了解剪纸、皮影戏、泥塑等技艺。学生分组进行短视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用特写镜头突出非遗技艺细节,注重文化内涵表达。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关注非遗技艺的表现手法,更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他们与传承人交流,了解技艺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以及面临的传承困境,将这些元素融入短视频创作中,使作品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程全体师生在西岳庙门前合影
本次实践课程通过多场景、多题材的拍摄实践,将传统艺术鉴赏与影像创作紧密结合,为学生搭建了从文化认知到艺术表达的成长平台。学生在实践中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意识。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课程的实践价值和教育意义。后续传媒与设计学院将持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与行业资源的联动,为培养具有文化视野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