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正文

传媒专业显特色 不拘一格育人才——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专业课模块考核彰显课程思政育人特色

发布日期:2022-05-07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进一步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巩固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20级、202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两个年级的学子在《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课程组专业教师们的指导下于4月14日-20日进行了第一次专业课模块考核,由于疫情原因还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让未到校的同学参加考试。

2022年4月14日,20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播音创作基础》课程组在综合演播室进行了第一模块考核,此次考核以新闻播读为主要内容,旨在考察学生对新闻播读技巧的理解与处理,新闻播读是考察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学生对于基本功掌握和播读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对于其他内容,难度较大。在考核中,学生们按时到场考试,呈现出了最好的播音风采,播音与主持专业组的教师们纷纷表示认可。

专业评委教师

此次考核由宋婧、吕玮、屈阳、任秋璇等专业教师负责,学生们也是第一次走进演播室脱稿完成说新闻,是新的尝试,也是新的挑战。在考核现场,专业教师们尽职尽责,对学生们的技巧、副语言以及镜头感的把握细心指导,也为学生们指点和纠正播读中所出现的问题。

考核中的学生们

学生们积极踊跃展示自己,考核在紧锣密鼓中进行,对于因为疫情而未返校的学生,专业组采取现场直播形式,通过实时直播的方式让未到校的学生参加考试,这次模拟考核对于专业教师和学生们都非常的有意义。

参加线上考核的学生

2022年4月20日,2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 课程组在汇知楼阳光厅开展了现代诗文朗诵的第一模块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学生们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专业魅力,这不仅反映了播音学子在这一学年来对于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和对专业的认识,同样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的专业教师们给学生开设的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本次考核让学生在祖国命运的大背景下,用声音塑造形象,寻找情感共鸣,同时结合艺术手段创作、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打动观众。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而达到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带给我们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学生们在后台调试设备

学生们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绎稿件

本次考核由巨梦、魏璐、贾登银、买丽颖、陈雪、甘辉杰、史文杰等专业教师担任,专业教师对于本次考核非常重视,认真考察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专业教师在现场也给予了同学们鼓励与肯定以及稿件播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学生们可以在日后不断提高自己,在播音主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学生们录制前积极的状态

线上考核的学生

专业评委教师

尚勇主任指导讲话

在考核过程中,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尚勇老师到场进行指导工作,他希望学生们可以在朗诵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将自己的热爱融入到专业学习中,将稿件的魅力充分展现在受众面前。

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四力”的重要性,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了深入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传媒学院一直以来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大胆实践。好的媒体人不仅要知识丰富博采众长,更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像这样的专业课程模块考核在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已经坚持了好多届,每一次考核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辅助,让学生真正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无论是前期考核准备,中期的实践考核,还是后期的考核实践总结,都是为了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媒体人而做的准备。

编辑:赵梓涵 汪语晨

审核:高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