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与金融学院网站

传承与守护 | 传承非遗文化,守护文化瑰宝

发布日期:2021-10-05    浏览次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激发学生保护非遗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好非遗文化传承人,9月29日18:00,会计与金融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于博远楼2115举行了“凤翔泥塑工艺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宣讲会。





参与本次宣讲会的有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全体成员。本次会议由支部书记王迪老师主持。

会计学1901班的潘虹作为凤翔泥塑文化宣讲人进行讲解。



潘虹同学讲到,目前《凤翔泥塑工艺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项目荣获省级立项,暑假期间,项目组成员通过组建“星火计划小分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凤翔泥塑村进行了社会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潘虹同学分别从凤翔泥塑的名称由来、具体类型、文化工艺、传承意义四个方面给大家一一做了介绍。



01

凤翔泥塑,被当地人称之为泥货,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

六营村泥塑的发展要从朱元璋讲起。当时,朱元璋部队一个营驻扎在这里,在没有训练的时候他们在这儿就地取材,用板土捏制各种泥塑,龙、虎、蛇、牛、马等。泥塑是我国留存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民俗工艺品之一,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02

凤翔彩绘泥塑的三大类型





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十二生肖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风格,它寓意吉祥安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感情的表达;

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主要是以做挂虎为主,挂虎中的虎头的“王”字为牡丹所替代,象征富贵。虎面的其他纹饰多为五谷、花草、蔬果的结合,反映了自然界生生不息、开花结果的永恒规律。

三是立人,主要为中国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

03

泥塑文化的工艺

凤翔泥塑主要采用模印手法,制作工艺比较复杂、繁琐,每件作品都要经过多道工序。其制作工艺流程基本上分为选土砸泥、上模塑型、彩绘、上清漆。





04

传承意义

凤翔泥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及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深为有关专家所瞩目。如今凤翔泥塑已远销海外,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等,同时每年有着大量的到访者,参观、购买,村年人流量可达十万人,六营村也被评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作为新时代学生党员,对于非遗文化的学习了解,有助于我们提升自身民族自豪感,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应该让这一瑰丽的艺术之花,一直流传下去,成为历史长河中,永恒的艺术瑰宝。

编辑:杨茜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