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民
(陕西省教育厅,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通知,批准北京城市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自2012年起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这是国家民办高等教育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民办高校发展的趋势之一。该研究对硕士专业学位以及民办高校、特别是陕西民办高校在申报和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硕士教育;五校升硕;启示
我国的专业硕士教育是一个舶来品,是学习西方教育制度的成果。美国二战以后专业硕士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现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美国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的55%,在2003~2008年期间,每年授予的专业型研究生学位数占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1]。
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有83所院校申报,经专家组评审,教育部批准,54所学校获得专业学位招生资格,其中北京城市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西京学院、河北传媒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获得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
一、 民办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
我国民办高校初创阶段多以函授、短期培训为主。1981年后以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为主。1984年教育部批准北京海淀走读大学等一批民办高校开始实施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经过28年的发展,现已开展专业硕士层次的学历教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精神,到2020年前后,民办高校有望开展博士教育。这样即形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顶层设计”如下:(见表1):
表1 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顶层设计发展历程表
时 间
|
办学层次
|
时间间隔
|
备 注
|
1981年
|
设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
|
/
|
如:中华社会大学
|
1984年
|
设置大专层次学历教育
|
3年
|
如:西安培华女子大学
|
2000年
|
设置本科层次学历教育
|
16年
|
如:黄河科技学院
|
2011年
|
设置硕士层次学历教育
|
11年
|
如:西京学院
|
2018年
|
设置博士层次学历教育
|
7年
|
2017年硕士教育试点期满进行评估
2018—2020年有望启动博士教育
|
2020年后
|
设置民办大学
|
/
|
/
|
以上看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间隔时间不断缩短,从中彰显出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同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措施不断到位。我国台湾建立最早的淡江大学(私立)经过30年的努力,实现了从专科到博士研究生教育;香港树人学院(私立)经过34年的发展取得硕士学位课程的资格。可见两岸三地的民办(私立)大学发展历程大致相同。[2]开展专业硕士教育,从中消除了一些社会人士认为民办高校只能进行低层次学历教育的误判。这对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扶持民办高校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和与国际教育接轨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硕士专业学位分析
(一)什么是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二)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区别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专业学位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它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一起构成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具有共同的学科基础,需要接受共同的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主要区别是:
学术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学术学位主要面向学科专业需求、培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学术创新,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和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专业学位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较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人才。(见表2)
表2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区别
类 别
异同点
|
专业学位
|
学术学位
|
相同
|
层次、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相同
|
不同
|
培养目标
|
应用型
|
研究型
|
培养模式
|
现场式
|
学院式
|
知识结构
|
实践为主
|
理论为主
|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的专业学位体系,其目前已开设的专业数分别为5个、39个和1个。
(三)硕士专业学位专业设置分析
表3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目录
学位类别
|
获批年份
|
学位类别
|
获批年份
|
工商管理硕士
|
1990年
|
应用统计硕士
|
2010年
|
|
建筑学硕士
|
1992年
|
金融硕士
|
2010年
|
|
法律硕士
|
1995年
|
新闻与传播硕士
|
2010年
|
|
教育硕士
|
1996年
|
旅游管理硕士
|
2010年
|
|
中药学硕士
|
1996年
|
图书情报硕士
|
2010年
|
|
工程硕士
|
1997年
|
工程管理硕士
|
2010年
|
|
临床医学硕士
|
1998年
|
出版硕士
|
2010年
|
|
公共管理硕士
|
1999年
|
税务硕士
|
2010年
|
|
农业推广硕士
|
1999年
|
警务硕士
|
2010年
|
|
兽医硕士
|
1999年
|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
2010年
|
|
口腔医学硕士
|
2000年
|
城市规划硕士
|
2010年
|
|
公共卫生硕士
|
2001年
|
保险硕士
|
2010年
|
|
会计硕士
|
2004年
|
国际商务硕士
|
2010年
|
|
风景园林硕士
|
2005年
|
应用心理硕士
|
2010年
|
|
艺术硕士
|
2005年
|
护理硕士
|
2010年
|
|
体育硕士
|
2005年
|
药学硕士
|
2010年
|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
2007年
|
军事硕士
|
2010年
|
|
翻译硕士
|
2007年
|
林业硕士
|
2010年
|
|
社会工作硕士
|
2008年
|
审计硕士
|
2011年
|
|
资产评估硕士
|
2010年
|
|
|
|
从表3看出:我国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有21年的历史。1990-2008年19年共审批了19个专业,年均1个专业,发展速度太慢。2010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一年就审批了19个专业,当年的专业设置数相当过去19年的专业设置数。从专业设置领域来看,已由传统的学术型专业向应用型专业转型,特别是一些社会急需、需要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行业开始设置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如:金融、税务、审计、警务、旅游管理等。
(四)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条件和要求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要求,申报单位应具备如下主要条件:
1. 学科条件:申请本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条件,包括支撑学科和相关
学科等。
2.师资条件:申请本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的师资条件,包括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
3.课程设置:申请本硕士专业学位拟开设的主干课程和其他课程、拟授课教
师基本情况。
4.导师情况:拟指导本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情况和兼职导师情况。
5.学科人才培养情况:本硕士专业学位支撑学科人才培养情况,如本科会计
学专业连续3年的招生数、毕业生数、授予学位数,对申报硕士会计学有积极影响。若无本科专业支撑,则会困难一些。
6.办学条件:申请本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的教学条件,包括各类实验室、实训场所、计算机、校园网、图书资料等的配备情况(数量、面积及对教学保障情况等)。
7.实习实践条件:与本硕士专业学位相关的实习实践条件,包括实习实践基地基本名称、建立时间、每年可招收的学生数量、可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的支持等。
三、民办高校开展专业硕士教育的启示与思考
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打破了过去研究生招生由797个公办高校、科研院所独家垄断研究生教育的局面,它对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都将产生深刻影响。1984年我国招收研究生2.3万人,2011年达到49.5万人。研究生教育已从精英化向普及化转变,从研究型向应用型延伸。民办高校将发挥其与市场联系紧密,在培养应用型研究生领域的优势,为开设一批国家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项目再作贡献。
民办高校研究生招生资格破冰,意义非凡。它首先扩大了研究生教育规模,弥补了公办高校和研究院所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不足;其次为民办高校向更高层次办学敞开了大门;三是对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四是为创建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高校奠定了基础。
我国现有民办高校386所,其中本科院校73所。5所实施研究生教育的民办高校仅占本科院校总数的6.8%。显然,未来民办本科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他民办本科院校从“五校升硕”的工作中可受到哪些启示呢?首先国家对民办高校鼓励、支持的政策没有改变,而且力度不断加大。二是民办高校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是正确的,它进一步说明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包括了初等、中等、高等等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三是一批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已经可以和同层次的公办高校争相斗艳。如北京城市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在定位选择、条件支持和模式创新等更具优势。四是实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申请条件要具有一届本科毕业生,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特色专业。这两项要求对大部分民办本科院校而言并不困难。五是历史经验证明: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是先易后难。同样是升硕,明年和若干年后其申请条件会发生显著变化,我们务必抓住机遇,立足早申请早批准。六是该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属试点性质,试点期五年,不是一旦获准就万事大吉,仍要不断保持向上的发展态势,教育教学也要日趋完善提高,才能适应这项工作的需要。七是欲申硕民办高校要倾全校之力,尽快确定一个专业作为申请专业硕士的申报专业,并就研究方向、研究条件、教学设备、研究团队建设等早策划、早部署、早行动。八是加强与省教育厅、教育部及各专家组的联系,多请教、多沟通,掌握信息,争取指导。九是民办高校要确实加强各项申硕工作建设,尤其是加强本科教育和科研工作,要以申请举办专业硕士研究生为契机,进一步在教学、科研、管理、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有所突破,为实现升硕目标不断努力。
表3 2011年“升硕”的5所民办高校基本情况
名 称
|
成立时间
|
升本时间
|
专业硕士名称
|
联合培养单位
|
北京城市学院
|
1984年(大专)
|
2003年
|
社会工作硕士
|
北京市社工委
|
黑龙江东方学院
|
1993年(大专)
|
2003年
|
工程硕士
(乳品工程与质量安全)
|
国家乳业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
吉林华侨
外国语学院
|
1995(大专)
|
2003年
|
翻译硕士(英语、日语)
|
吉林省外事办
|
西京学院
|
1994年(自考)
2000年(高职)
|
2005年
|
工程硕士
(机械工程控制工程)
|
西安庆安公司
|
河北传媒学院
|
2000年(高职)
|
2007年
|
艺术硕士(广播电视)
|
河北电影电视局 河北影视制作中心
|
四、陕西省2013年民办本科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优势专业分析与思考
陕西民办本科高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优势明显,自然在申请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中积极性更高。特别在最近颁布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支持具备条件的民办高校申请学位授予权”的鼓舞下,今后仍会有民办高校继续申请专业硕士教育。根据省学位办意见,我省申硕工作今年轮空,明年启动。结合我省8所民办本科高校目前的办学现状,对2013年的申硕情况分析如下:
陕西民办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不同领域、不同专业方向逐步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这是申硕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条件。从各校办学情况看,西安培华学院会计专业自1984年开设以来,已有28年的历史,具有传统优势;西安翻译学院的翻译专业虽然开设本科教育时间不长,但自该校成立以来,一直以培养翻译人才为办学定位,有深厚的人力资源和教学经验。2011年申报翻译硕士专业时,经专家组评审,一路过关斩将,进入第六轮评审,实属不易。西安外事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是该院的强项专业,该专业也是教育部第一个列入专业硕士目录的专业,只要在专业方向上重新论证、定位,以后取得申硕成功的机会很大。西安欧亚学院在这次申硕中提出软件工程和物流工程二个专业,虽未通过,但专业选择是正确的,只是在师资配置、设备投入方面需要加大力度。西京学院一贯强调工科专业建设,在工程类专业中优势明显,特别是2011年申硕成功,未来只要在专业选择上进一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完全可以不断扩大申硕成果。西安思源学院与西安交大颇有姻缘,在专业建设中也多受其影响,其师资设备更倾向于工科专业,而工程硕士在硕士专业中属一个大类,所涵盖的专业已达20多个,显然在工程硕士类进行专业选择成功率更高。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是步长集团举办的一所以商业、医药为主的本科院校,其药学专业省内独一无二,若在此类专业建设上加大力度,申硕成功率一定很高。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因去年才实施本科教育,申硕是未来几年的事,可暂不考虑。(见表4)
表4
学 校
|
学位类别
|
|
学 校
|
学位类别
|
西安培华学院
|
会计硕士
|
西京学院
|
工程硕士
|
西安翻译学院
|
翻译硕士
|
西安思源学院
|
工程硕士
|
西安外事学院
|
工商管理硕士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
药学硕士
|
西安欧亚学院
|
工程硕士
|
|
|
陕西民办本科高校在“申硕”工作中,需要作好如下工作:
1.思想保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申硕工作。
2.组织保障:成立“申硕”筹备组,主要工作:
(1)全面了解全国及我省申硕的相关信息,包括公办高校的申硕动态,做到知己知彼,信息畅通,工作主动,目标明确,力求避免专业撞车。
(2)倾全院之力,分析学院的专业优势,拟定专业硕士名称,一定要是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缺口大的专业。
3.条件保障:学院应提供相应的人员保障、经费保障、提供引进人才、购置设备,对外联络的便利条件。
4.务实运作:以拟申硕专业为基础,由二级学院实体运作,主抓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5.优质合作:寻找具有高级职称、高级技术人才的联合培养单位,一要有品牌,二要有实力,三要有导师。
6.本硕联建:民办高校提出申硕的专业尽量在已有本科专业中考虑,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本科专业优势,也为申硕专业提供相应的支持,增加申硕成功率。
7.错位申硕:学校在申硕中首先要考虑当地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已有的专业硕士设置情况;其次要考虑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才需求情况,力求与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才需求同步,避免申硕专业撞车,以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海天考研.研究生考试解析:专业硕士的前世今生[N].就业时报,2011-12-22(01).
[2]陈宝瑜.民办高校“五校升硕”感言[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