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西安培华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传媒与设计学院等单位举办“向76m外的探索——与AI时代的竞争”学术讲座,特邀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杨达教授、森山卓郎教授分享AI技术在语言教育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吸引中日韩三国专家及师生代表100余人参与。


西安培华学院常务副校长胡俊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早稻田大学“培养全球视野人才”的理念与学校“国际化、应用型”定位高度契合。他特别提到,现场多位学者及青年教师曾留学日本,此次活动既延续两国文化交流传统,也为未来科研合作奠定基础。活动现场,胡俊生副校长向杨达教授赠送唐代仕女沥粉画,体现双方对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视。

杨达教授在主题演讲中首次公开“76分钟语言学习法”,他通过AI技术重构教学流程,将第二语言习得时间压缩至76分钟。他现场演示自主研发的智能学习系统,展示AI如何通过认知干预优化教学方法,重塑语言神经通路。杨达教授强调:“这不是技术叠加,而是教学范式的根本变革。”

传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邵璐主持会议

研讨会由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外语系主任李国栋主持。中日韩学者围绕AI应用展开深度对话:西安培华学院赵维森教授建议学生善用AI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森山卓郎教授肯定AI在日语作文批改、词汇学习中的辅助价值,日本留学教育学会邓伟指出AI需提升内容真实性,韩国东北亚研究院崔圣伯教授预测AI教育普及时间表,西安培华学院周东华教授认为AI配音短期内无法取代人类情感表达。青年教师刘昊朋与杨达教授互动时提出日语作文训练问题,杨达教授回应称,作文练习对培养语言表达与母语思维至关重要。与会者达成共识:AI是教育工具而非替代者,其价值在于拓展教学可能性。

胡俊生副校长为杨达教授赠送纪念品

此次活动为西安培华学院申硕工作及数字中文建设提供重要支持。学院计划深化与早稻田大学合作,探索AI与教育深度融合路径。正如杨达教授所言:“76分钟不是终点,而是语言学习新时代的起点。”未来,西安培华学院将持续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教育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