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30周年,也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30周年。1995年,北京汇聚全球目光,提出“重在行动”的会议精神,通过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在中国乃至世界妇女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十年来,中国妇女事业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广大女性在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文化、家庭生活等各领域展现“她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着不可替代的力量。
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回顾世妇会精神,推动理论反思与实践创新的深度融合,学校将举办“纪念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30周年暨第二届新时代女性发展·青年论坛”,继续为海内外关注女性议题的青年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凝聚思想共识,回应时代命题。
一、组织机构
西安培华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由陕西省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举办的“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1935年更名为陕西省私立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由著名教育家姜维之先生在恢复原“培华女子职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新中国首家专门招收女性学生,开展女性教育的普通高校“西安培华女子大学”。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男女兼收)。在不同历史时期,培华女性教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国家近百年来女性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并随着历史的沉淀,女性教育基因的时代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光辉史册上,书写下了一代代培华女性浓墨重彩的奋斗篇章。
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传承我校女性教育传统、从事女性教育科学研究、文化科普的重要阵地。学院打造以“通识+核心+素质”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以培育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及提升女性领导力为基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女性人才。近年来先后获批“陕西妇女/性别研究培训基地”“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培训基地”“陕西省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基地”“秦女子创客空间”等五个省级基地。
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原名北京妇女问题理论研究会,成立于1985年,发挥首都政治、文化中心,专家、学者荟萃,人才相对集中的优势,对妇女儿童和家庭问题、妇女运动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为指导当前妇女运动和妇女工作服务,为促进妇女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组织开展国内外妇女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从事妇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性别评估工作,为党和政府进行决策、为推进妇女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每年组织大型学术年会,机构各专业委员会每年分别围绕不同主题举办学术论坛,创造了丰富的妇女理论成果。
春风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是致力于推动乡村赋能和社会创新的在册研究院,与海内外多所名校、国际组织、NGO机构建立深度合作。研究院目前已开展乡村教育、江永女书、反家暴等多项学术科研及田野调查项目,参与多场国际会议与学术论坛,多位项目成员在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
二、与会专家
本次论坛荣幸邀约到多位深耕女性理论与妇女发展领域的重量级专家,与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时代前沿议题。
原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曾任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NGO论坛委员会论坛组织部副部长,中华女子学院特聘教授。曾兼任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第五、六、七届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兼任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山东女子学院教授,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客座教授和联合国有关驻华机构性别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性别和公共政策、社会性别和妇女发展。
卜卫 演讲主题:再出发——让我们共同拥有30年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智库专家、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2007-2017)、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曾获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11年),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2017年)等。自1999年起,分别担任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发展署、联合国教科文、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国艾滋病署、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性别顾问和传播倡导顾问,其间完成多份重要报告和政策建议。
李英桃 演讲主题:“北京+30”全球审议:成绩与挑战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外社会性别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新疆大学“天山学者”特聘教授。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中国性别与国际关系研究的开拓者和代表性学者之一,曾参加1995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论坛。主持国社科基金、教育部等重要课题。目前担任中国妇女研究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国际关系学院理事、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以及《妇女研究论丛》《山东女子学院学报》编委、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编委会委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与国际学术界有广泛交流。
孙晓梅 演讲主题:世妇会——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和发展
现任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院长,原任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女性学学科带头人;第十一届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会长、全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任多部门妇女儿童与家庭专家智库成员等职。参与全国妇女儿童与家庭各种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参与四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制定和评估督导工作,参与为妇女儿童与家庭立法、纲要、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和评估工作。从教40多年致力于中外女性学、家庭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9本专著和译著,参与编写的妇女书籍共90多本,发表论文400多篇,9篇获部级奖;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女性学术丛刊》已出版250多册1000多本,被世界各国著名图书馆收藏;创建中国第一个女性学书库、女性学系、女性学专业和家庭学专业等。
三、会议议程
本次学术会议定于 7 月12、13、19、20日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通过网络直播与实时互动相结合的形式,确保跨地域学者能够突破空间限制,共同参与这场学术交流盛会。
专家论坛诚挚邀请高校教师(含教授)、科研机构研究员、博士后等学界同仁拨冗莅临,期待通过资深学者的前沿洞察与经验分享,为青年一代树立学术典范,领航学科发展方向。
青年学者论坛热忱欢迎在读硕博研究生及已投身职场的青年从业者踊跃投稿,诚邀学界后浪与业界新锐携研究成果或实践洞察共赴思想之约,通过多元视角的碰撞与交融,为学术创新与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本次青年新秀论坛诚挚邀约在读本科生、高中生群体踊跃投稿,热忱欢迎校园里的学术萌芽与青春智慧登上交流舞台,让每一份年轻的思考都获得发声的机遇,共同书写属于Z世代的创新篇章!
活动议程(线上)


2024年首届会议现场
四、会议投稿
本次论坛热忱邀约各界英才踊跃投稿,征稿范围广泛,既接受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证分析等严谨治学成果,亦欢迎实践案例、调研报告、创新方案、政策建议等兼具应用价值的文本,特别支持结合时代热点的前瞻性思考。
1.内容主题
理论前沿:新时代女性研究的范式创新与学科交叉
教育赋能:青年女性的成长路径与发展障碍破解
职场突破:性别平等与女性职业发展的多维探索
文化建构:社会转型中的性别叙事与身份重构
科技赋能:数字化时代的性别平等与技术伦理
健康福祉:全生命周期女性权益的保障与优化
全球视野:女性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与国际经验互鉴
青年行动:Z 世代推动性别平等的实践创新
2.奖项设置
本次论坛在各分论坛均设立「优秀论文发表奖」,同时优秀论文我们将优先推荐到西安培华学院学报《培华论丛》。同时为致谢幕后贡献者,特增设「杰出志愿者」「优秀审稿员」专项荣誉,为获奖者颁发定制荣誉证书及纪念奖品,以彰其责。
在论文获得录用,且确认参与本届论坛后,我们将出具正规中英文双语邀请函(含录稿者姓名及文章名字)。
本次论坛不收取投稿费,收取参会费180元,用于论坛论文集的印刷、快递和其他工作开销。论文集仅进行印刷,不做出版,无出版编号,不收取版面费。
本次论坛秉持原创性学术原则,投稿论文须为作者原创成果,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亦可纳入征集范围,且不限制单作者投稿次数,热忱欢迎学界同仁踊跃提交多元成果。
本次论坛采取滚动录稿形式,在7月1日截稿日前进行滚动录取,请各位青年学者尽早提交。
4.投稿方式

扫描二维码,填写相关资料并提交论文摘要
五、联系我们
联系:contact@breezeacademy.cn
微信:breezeacademy

如有其他问题,可扫码添加工作人员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