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正值全校师生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一光辉历程,触摸和重温历史,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之际,西安培华学院召开秋季新学期工作暨申硕工作推进会。

西安培华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工作会议
本次会议是秋季新学期的“第一会”。会议立足“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重要节点,是一次统一思想、统一方向,铆足干劲、实干开局的思想动员会,更是一所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变局中坚定方向、明确路径的战略应答。风鹏正举,拉开了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序幕。姜波理事长在会上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新时代民办高校面临的严峻形势、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策略和深化产教融合、数智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校长李映方安排部署下半年九大重点任务,副校长罗新远专项汇报学科建设与申硕工作进展,学校高级顾问韩江水教授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的民办高校破局之道”为题作专题辅导。党委书记刘锋就如何落实大会精神作出了详细要求。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新学期各项工作的序幕正式拉开,启航新征程的号角已吹响,新征程、新梦想的多彩画卷正徐徐铺展……
时序更迭,历史浪潮滚滚向前;奋楫扬帆,发展航向一往无前。跨越近百年风雨、肩负时代使命的培华,从“七迁其址、九易其名”的曲折坎坷中走来,从“培育英才、振兴中华”的使命传承中走来。97年风雨兼程、曲折奋发的光辉史册上,培华前辈以“矢志教育的家国情怀”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博大胸怀,用实干交出了一份难中有为、干中有成、稳中有进的宏伟蓝图,更交出了一份从“量的跃升”到“质的突围”的时代答卷,在中国民办教育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壮丽篇章。
当前,我国民办教育正处在舆论聚光灯下。新高考改革持续推进,生源竞争日趋激烈,部分民办高校招生遇冷,“唱衰论”“寒冬论”时有出现,抹黑、质疑民办教育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培华学院不受影响、埋头苦干,在全省公务员录用中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前十,考研升学率不断提升,高质量就业保持前列,尤其是在2025年秋季高考招生录取中逆势而上,计划圆满完成,报到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这充分说明,不是民办教育没有未来,而是缺乏特色、缺乏质量、缺乏创新能力的学校没有未来;不是民办教育没有竞争力,而是缺乏精准定位、缺乏差异化优势、缺乏学生增值赋能能力的学校没有竞争力。
这次会议培华鲜明提出“强本升硕”战略,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和总目标,提出“办学定位—功能定位—发展定位”三维逻辑,布局低空经济、银发经济、教育科技等新赛道,清晰回答了“我是谁、要干什么、干成什么样”的根本问题。这种以服务为导向重构办学逻辑的思考,标志着民办高校正在从“自我循环”走向“社会赋能”,从“关门办学”走向“开放融合”。这正是民办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时间,见证着奋斗者永不停歇的脚步;信念,支撑着攀登者跨越山海的勇毅。培华建校百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民办教育不会衰亡,但一定会分化。能够活下去、活得好、活得有尊严的,一定是那些尊重教育规律、坚持长期主义、勇于创新突破、真正服务社会的高校。如今学校发展站在了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强本申硕”到了全力奋斗的攻坚期、加油加压的冲刺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担当与奉献同行,你我都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历史的见证者、未来的创造者。培华明天发展的美好蓝图需要靠大家共同擘画描绘,全校教职工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会议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核心要求、保障措施,坚持长期主义,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锚定民办教育的战略价值,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做到部署工作有标准、推动落实有流程、结果导向有责任,高标准推进“九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赶路人终迎星光满途,耕耘者必获时光厚赠。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格局决定结局。全校广大教职工、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要认真领会姜波理事长的讲话精神,特别是按照姜波理事长提出的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找准推进培华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要贯彻落实李映方校长工作报告精神,围绕“九项重点工作”下功夫,下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手棋”,用好申硕工作和审核评估整改的“关键点”,协同推动产业学院建设、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培育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以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群,推动“一院一策”落地,大幅度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学子都能在培华找到成长沃土。
以奋斗致敬辉煌,用胜利再铸荣光。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教育强省、教育强国新征程中奋力奔跑,在培华百年文化底蕴滋润中勇毅笃行。全体培华人要以“强本升硕”战略为牵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牢记心中”的行动力,以更加清醒的认知、更加紧密的协同,把这次会议安排部署的各项重点工作往前头赶、往细处落,切实汇聚起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磅礴力量,以创新之笔为破解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时代之问,贡献宝贵的“培华智慧”与“培华方案”!
作者:培煊平,西安培华学院评论员,主要是围绕学校重要工作或者重大活动发表系列评论文章。旨在解读内涵、明确方向、鼓舞人心、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