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是构建高水平本科教育、培育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西安培华学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按照“需求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引领、创新发展”的总要求,以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OBE”教育理念为抓手,大力开展专业升级改造,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不断提升“在校学习体验感好、学生优质就业率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的培养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为帮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学校的专业建设成果,特推出“专业建设巡礼”栏目。
第五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产教融合筑基 领跑数字时代复合型人才新赛道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重塑全球科技格局的浪潮中,数据科学领域迎来颠覆性变革的关键机遇。西安培华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华为ICT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建设为引擎,紧握技术脉搏,开创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构建“理论教学-企业实训-行业认证-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养体系,通过强化学生“大数据与AI技术+实战能力+职业认证”核心素养,打造学生智能时代创新竞争力,为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等行业输送大批跨学科、创新型数据技术人才。

西安培华学院举行领先级华为ICT学院授牌仪式
智链未来:课程矩阵锻造AI+大数据跨界精英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产教融合、实践导向、聚焦行业、多学科交叉”为核心,以“2+1+1”人才培养模式为保障,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融合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数学及领域知识,开设《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核心课程,融入行业前沿技术与真实项目案例,锻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以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产教融合:全周期产教融合锻造行业硬核竞争力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深度融合产业需求,依托华为ICT产业学院、深信服云计算人才培养基地、美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基地、四维数智联合培养基地、欧鹏云计算与大数据基地、临潼气象局气象大数据实践基地等校企共建平台,打造“课程体系嵌入认证、企业导师参与授课、真实项目驱动实训、专场招聘精准就业”的一体化培养体系。

该专业教师组织学生赴临潼气象局实习
在培养路径上,入学前两年,聚焦核心能力建构,以合作企业真实案例为载体,开展大数据处理技术、分析挖掘、可视化及平台运维等核心技能实训,同步夯实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理论基础;第三年进入技术深化阶段,开设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计算机视觉等AI前沿课程,配套学科竞赛与认证考核机制,强化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第四年强化实战能力,通过实习基地全真环境项目开发,完成从理论认知到职场能力的转化衔接。专业现已形成“2年基础技能培养+1年技术深化+1年行业浸润”的进阶式培养模式,结合“课程共建-案例教学-认证体系-竞赛驱动-实习贯通”的五维支撑体系,已形成兼具学科前沿性与产业实用性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特色,毕业生可同步获得行业权威认证与实战经验,满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该专业教师赴优秀校外实习基地——美林数据公司交流学习
双师领航:科研深耕驱动数据智能创新引擎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团队,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6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7%;团队含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1名、省级教书育人银奖获得者1名,兼具深厚学术底蕴与丰富行业经验,研究方向聚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包括数据分析与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可视化、图像检索、自然语言处理等,为专业教学、科研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全方位支撑。其中李炳杰教授,曾任全军数学教学协作联席会主任、西安军校数学会主任及陕西省数学学会常务理事,累计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含11篇SCI索引),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出版教材5部,获军队教学成果奖6项。

专业开展企业导师进校园活动
教师团队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指导,多位教师担任学科竞赛导师,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统计建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及华为ICT大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奖项超百项;牵头承担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部分项目成果已发表于学术期刊。
多维突破:竞赛-认证矩阵铸就专业实力勋章
近三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产教融合为抓手,系统推进学生专业资质认证与创新能力培养,取得显著育人成果:行业资质认证方面,累计组织48人次考取华为技术认证体系证书,覆盖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及鸿蒙开发四大技术方向,其中2人通过华为HCCDP高级工程师认证;43人获得深信服云计算认证工程师资质;21人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颁发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初级)职业能力证书,形成多维度技术认证矩阵。学科竞赛与科研创新实现突破性进展,累计获得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统计建模大赛等国家级A类赛事奖项90余人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项,部分成果发表于核心期刊并落地企业应用。

学生取得华为相关认证证书

学生取得HCCDA-AI、深信服认证证书

部分获奖证书
首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就业去向涵盖陕西四维汇智、上海云轴科技ZStack、陕西全境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西安纳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充分体现“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强劲”的育人成效。

学生赴四维数邦实习
风口领航:政策技术双擎驱动复合型人才黄金赛道
当前,在“数字经济”“东数西算”“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国家战略的纵深推进下,政策效应加速释放,同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产生的协同效应,既催生了对高质量结构化数据的刚性需求,也带动数据合规管理、安全防护等新兴领域的专业化发展。技术演进与产业需求的双向赋能,重构数据产业生态链,大模型预训练、智能决策系统、联邦学习等前沿场景不断涌现,为人才开辟了发展通道。
未来5-10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领域人才需求将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就业岗位辐射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数据仓库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等七大方向,薪资水平稳居行业前列,且随着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中高端人才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出多维度延伸的特性。
首届毕业班优秀学子:
何家豪,在校期间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协会会长,考取华为HCIA证书、大数据应用初级证书,国家级、省级获奖3项,已考取西安石油大学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专业研究生。
程昊,在校期间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协会宣传部部长,连续2年获得西安培华学院奖学金,考取华为HCIA-云计算证书、大数据应用初级证书,参加互联网+,大数据技能竞赛等获得3+项省级以上奖项,已考取防灾科技学院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专业研究生。
杨智钦,在校期间曾获2022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023年第二届智能产品设计大赛二等奖,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发表刊文、获得软著;通过华为HCIA认证培训(大数据方向)、大数据技能应用初级职业能力认证、全媒体运营师就业证等;担任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协会部长及22级软工班级学长,已考取甘肃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
郝婉婷,在校期间主导开发华北山区农作物种植优化模型、老人与儿童智能监控系统以及井盖破损识别模型等多个大学生竞赛项目,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中国大学生大数据技能竞赛省级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二等奖以及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024年9月至2025年5月实习期间,先后在核桃编程担任数据分析师,ZStack云轴科技担任云计算测试开发工程师。现已正式任职ZStack云轴科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