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工作部

V观网络文化工作室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V观网络文化工作室 -> 正文

【四史学习教育】你的样子 第八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

发布日期:2023-12-05 浏览量:

你的样子栏目简介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鲜活生动。培华党旗红将推出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栏目--《你的样子》。我们将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人物故事为主线,从军事、科技、教育等不同领域讲述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是鲜血和生命,为党和人民事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样子。

提到蔡元培,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曾临危受命,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一职。他主张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蔡元培,字鹤卿,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毛泽东赞誉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入主北大兴改革:

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中国近代风起云涌的历史兴衰,在北大身上留下了深刻、鲜明的痕迹,它们镌刻进校史,熔铸于校魂,奠定了今日中国最高学府——北大的传统与精神。百年前,力主北大革新的蔡元培也成了影响北大最深、最受敬重的校长。1917年的北大,校内封建势力强大、官僚腐败问题严重、世家子弟把上学当成入仕的跳板。若要把北大革新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高等学府,必须先改造学生观念。

undefined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委任状

求贤如渴传佳话:


undefined

在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前,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他以这份杂志为主阵地,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旧道德和旧文学,擂响新文化运动的隆隆战鼓。陈独秀和《新青年》在北京的学界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更是被称为“青年导师”。因此蔡元培认为,北大文科学长,非陈独秀先生莫属。

初访陈独秀

1916年,居住在上海的陈独秀和汪孟邹来到北京办事。蔡元培得知后,立马赶到陈独秀居住的小旅馆,邀请陈独秀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领导北大文科教育的改革工作。然而,最初的陈独秀不想受聘。表面上陈独秀是因为事出突然,没有思想准备。实则一来,他的家人都在上海生活。二来,放不下《新青年》。《新青年》是陈独秀宣传新思想、改造国人思想的平台,他不能为了钱就割舍这份事业。据当时和陈独秀一起到北京的汪孟邹及其侄子汪原放记述,蔡元培首次访问陈独秀的时间是1916年12月26日,也就是他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的同一天。

二顾陈独秀

于是,一个风雪天,蔡元培先生撑着伞来陈独秀下榻的旅店拜访他。那天陈独秀因为前一晚喝多起床晚了。蔡元培就叮嘱茶房不要叫醒他们,自己坐在门口等。汪孟邹在日记中回忆过蔡元培来访的情景:“蔡先生差不多天天来看仲甫,有时来得很早,我们还没有起来。他招呼茶房,不要叫醒,只要拿凳子给他坐在房门口等候。”等陈独秀酒醒之后,蔡元培再次诚恳发出邀请。蔡元培的真诚让陈独秀怦然心动,但杂志进京一事,事关重大,他不敢贸然答应,所以又以想听听《新青年》出版商汪孟邹的意见为由推辞。

三得陈独秀

蔡元培第三次又在一个雪天来访陈独秀。这一次,大门敞开,陈独秀烹茶以待,恭候多时。在李大钊等人的劝说下,他认识到《新青年》杂志搬到北京是更上一层楼,是将新文化运动发扬光大,迈向全国的一条路。陈独秀到北大后,《新青年》也随之迁至北京,为北大带来了自由讨论的气氛,学生思想自由,各类学生活动也应运而生。在蔡元培先生的努力下,北京大学教师面貌发生重大变化,文、理、法各科不仅人才荟萃,集中了当时国内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北大带来了朝气。

undefined

蔡元培身上追求真理和进步、重视人文教育、坚持民主和自由、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倡导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精神。这些精神和理念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今天的教育和社会发展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编辑:黄帅帅